至於後二者便是日本特有的詩歌體裁了。
和歌是日本的一種詩歌,由古代中國的樂府詩經過不斷日本化發展而來,包括長歌、短歌、片歌、連歌等
至於俳句,則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是中國古代漢詩的絕句這種詩歌形式經過日本化發展而來。
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組成。即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嚴格。當然,這是以日文(假名)為標準的。
對於日本的古典文學,青登一向興致缺缺。
他不急著動筆……也無意動筆。
前世時,熱愛閱讀的他曾在百無聊賴之時,翻過幾本俳句集——托此福,他的腦海裡存著不少質量上乘的佳作。
他若願意的話,大可直接將後世的一些牛逼作品給直接謄抄到詩箋上。
但這麼做也沒啥意思,他也沒有這麼做的理由和動力。
——摸魚吧!
青登以斬釘截鐵的口吻,對自己這般說道。
等到時間快到了時,就說自己不通文墨,無從下筆……打定此番主意的他,心情愜意地抬起頭,觀察四周。
有些人已經開始揮毫。
還有些人仍在思考。
青登看得出來有很多人根本不會作詩,他們隻是拿著紙筆,裝作一副在費心思考的樣子,但其實他們根本就不打算動一個字——比如天璋院。
隻見這位傾國傾城的大沒人蹙著柳眉、歪著腦袋。
不得不說,她的這副全神貫注的樣子,實在是惹人憐愛。
儘管乍一看,天璋院完全是一副研心致思的模樣,但青登心裡很清楚:她現在肯定是腦袋空空!
雖然這麼說略顯失禮,可天璋院的本性跟京畿人對武家之女的刻板印象完全吻合。
不喜吟風弄月,隻喜撒歡打鬨。
不喜唱詩作對,隻喜舞刀耍槍。
這樣的她,哪可能懂得作詩!
對於詩歌這種高雅之物,她不能說是毫無了解吧,隻能說是七竅通六竅——一竅不通。
殿下,真是為難你了啊……青登在心裡打趣道。
很快,陸續有人擱下手中的筆,然後滿懷熱枕地當眾誦出他們的大作。
他們的作品皆為俳句。
就形式而言,他們都嚴格遵守了俳句的“五七五”的格式。
但內容就……實在是乏善可陳。
要麼空洞無物,要麼無病呻吟,基本跟“蓋印狂魔”乾隆一個水平。
就在這時,和宮放下了她的筆。
一時之間,全場大半的目光都落到了她的身上。
德川家茂見狀,立即欣然問道:
“和宮大人,您已寫好您的詩作了嗎?”
和宮輕輕頷首。
德川家茂追問道:
“可否讓我們一觀?”
按照傳統的“男尊女卑”的倫理觀,在家庭中占據主導地位的人,理應是身為丈夫的德川家茂才對。
然而,若論身份高低的話,貴為皇女的和宮在德川家茂之上。
因此,饒是擁有“征夷大將軍”及“丈夫”這兩大身份的德川家茂,也得畢恭畢敬地管和宮叫“和宮大人”。
席上的諸位紛紛朝和宮投去充滿期待之色的目光。
皇室出身的和宮,一直以“學問好,涵養高,善詩文”的嫻雅麵貌示人。
大家都很想知道這樣的才女,究竟能寫出什麼樣的詩作。
便在大夥兒的苦心等待之下……和宮卻做出了跟德川家茂等人的殷殷期待相悖的舉動。
隻見她輕輕地將手中的詩箋地蓋在膝邊,然後麵無表情地以京言葉特有的綿軟、慢吞吞的音調,緩聲道:
“區區拙作,不值一提。”
在和宮開腔的下一瞬間,青登瞬間打了個冷顫——他已經被和宮身旁的那幫事多的臭三八給搞出PTSD了。
隨著和宮的話音落下,現場的氛圍頓時變得尷尬起來。
幕府的征夷大將軍請你呈現詩作,你卻不假思索地當眾回絕……即使你是皇女,也未免太不給麵子了吧?
轉眼間,席上的親幕府的幕臣、公卿、藩國大名的臉色,逐一變得難看起來。
不過,身為當事者的德川家茂,卻不以為意地將側過身子,跟和宮四目對視,麵掛溫柔的微笑:
“和宮大人,我很想一睹您的作品啊!”
和宮怔了一下。
緊接著,她的頰上飛起若隱若現的紅霞。
在猶豫了一會後,她默默地撿起剛才蓋住的詩箋。
眾人紛紛自覺地停下各自手中的動作。
和宮的輕柔嗓音,回蕩在梅林的上空。
“梅林中”
“紅光在搖曳”
“是火焰”
宴場靜了一下。
隨後,驚歎聲、讚美聲,此起彼伏地響起。
“好哇!寫得實在是太好了!”
“不愧是和宮大人!”
“較之起來,吾等的劣作實在是拿不出手啊!”
……
各式各樣彩虹屁,一股腦兒地湧向和宮。
和宮像是習慣了他人的讚美……或者說是完全不在意這些人的讚美,神情平靜地將手中的詩箋擱回至膝邊。
有一說一,此詩隻能算是中規中矩之作,不算多麼出彩。
就連青登這種沒有鑽研過日本古典文學的人,都能分辨得出來此等水平的俳句,屬於拋到曆史長河裡絕不會濺起半點水花的庸作。
但是,也比先前之人的作品要好得太多了。
至少和宮的作品描繪出了畫麵感,而非為賦新詞強說愁。
有了和宮的帶頭後,有心寫出一鳴驚人的佳作的人,繼續冥思苦想。
以天璋院和青登為首的摸魚分子,則是繼續裝作在苦心冥想。
便在這個時候……一橋慶喜偷偷地揚起視線,望向坐在其身旁的鬆平春嶽
二人交換了一個眼神。
“天璋院殿下。”
驀地,鬆平春嶽挺直腰,對天璋院恭聲道:
“久聞殿下秀外慧中,可有佳作讓吾等一睹?”
*******
*******
可惡哇!為什麼今天還是這麼短!(流淚豹豹頭.jpg)明明豹豹子已經努力碼字了!(豹頭痛哭.jpg)
PS:和宮的俳句是豹豹子隨手寫下的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