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愛宕山——
中午時下了一場很大的雪,雖然僅一個時辰後就停了,但積留下的白雪還是覆蓋住了整座愛宕山。
山脊棱線本如一把刃鋒流暢的武士刀,從山頂一直延伸到山腳,但因為被積雪暈開了山的輪廓,所以山體的形狀看起來都變得柔和了些許。
一度是灰蒙蒙、暗沉沉的天幕上,鉛色的厚密雲層皆已散去,在逐漸分裂、不斷擴張的縫隙裡,重新展露出讓人心情愉悅的淺藍。
時值1月底,距離萬物複蘇的春季還很遙遠。
舉目望去,愛宕山上幾無它色,僅有積雪的“白”、陽光的“金”、枯木的“褐”。
作為江戶市內地勢最高的山峰,愛宕山的巔頂上接青天,淡金色的柔和陽光照著白雪,反射出銀色的閃光,“金”與“銀”互相交映,無比瑰麗。
因為風景優美,並且就坐落於江戶市內,交通便利,所以愛宕山一直是江戶的知名景點、賞雪勝地,深受民眾歡迎。
每到冬季,都會有不計其數的旅客前來賞看雪景。
“愛宕”之名源自愛宕神社。
愛宕神社供奉著火伏防火之神,享有著極高的人氣與名望,日本全國共有900多座愛宕神社。
慶長八年(1603),受封征夷大將軍、建立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為了從火災和天災中保護幕府的統治中心,下令在江戶的最高峰上修建一座愛黨神社以求庇佑。
從此往後,這座江戶的最高山便得“愛宕山”之名。
說來也巧,遠在畿內的京都也有一座愛宕山。
而京都的這座愛宕山,可比江戶的愛宕山要有名得多。
它亦為京都的最高山,同時建於其山頂之上的愛宕神社,乃是日本所有愛宕神社之總本社,即“元愛宕”。
因為相傳火之神還有“點火”的神功,所以除了防火防災以外,還能保佑戀愛運和財運,使戀情更加熱烈、使生意更加紅火。
出於此故,即使是在無雪的季節,亦有不少商人、年輕情侶,登上江戶的愛宕山,拜訪山頂的神社,誠心祈求火伏神的庇佑。
愛宕山上有大量遊客進出——這本不是一件怪事。
然而……今日的狀況卻與以往迥然不同。
隻見今日的愛宕山無比熱鬨,其繁盛程度堪稱空前絕後。
從山頂到山腰,從山腰到山腳,到處是攢動的人頭、不絕於耳的雜音。
從空中俯瞰,這熙熙攘攘的人流實在是像極了傾巢出動、前去捕食的蟻群。
樹叢中不時可以聽見小鳥此起彼落的鳴叫聲。
人流中,有徒步的、有乘轎子的;有身穿布衣的、有滿身綺羅的;有滿身泥濘的、有腰佩雙刀的……
儘管年齡、身份各有不同,但有一處地方是所有人都一樣的——大夥兒都向著相同的方向……向著山頂筆直進發!
通往山頂的路都已覆蓋著積雪,有些地方走起來很吃力,跌跌滑滑更是常態。
可即便如此,眾人仍不顧一切地邁開大步,熙攘卻又不失秩序地緩緩前行。
“仁王”橘青登與“技之千葉”千葉榮次郎的愛宕山決戰……毋需多餘的介紹,僅憑這一句話便足以吸引萬千士民前來觀戰!
那些腦子活絡的商人,紛紛在山路邊緣支起攤子,或是兜售小吃、清水等食品,或是販賣拐杖、防雪靴等有利於登山的商品,大賺了一筆。
愛宕山的海拔為25.7米,是江戶市內的自然形成的最高峰。
江戶的絕大部分區域的海拔不超過5米。
因此,隻要站在愛宕山上,便可俯瞰整個江戶。
早早地抵達山頂、靜靜地等候對手到來的青登,麵朝遠方的街景,腰間的毗盧遮那連刀帶鞘地解了下來,鞘底拄地,雙手疊放在刀柄上,嘴唇緊抿,神情莊重。
隻見他今日的穿著打扮格外正式,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發髻不偏不倚地彆在腦袋的正上方,酒紅色的羽織下擺和黑色的圍巾隨風飄揚,一同飄揚的還有繡在羽織的背後、雙袖、胸前兩側的家紋:“龍膽葉”。
其背後站著他的一眾親友。
總司、木下舞、桐生老板、以近藤勇和土方歲三為首的試衛館眾人……
除了事務繁忙的勝麟太郎、不便外出的艾洛蒂和天璋院之外,凡是跟青登交好的人,基本都在這兒了。
今日之戰,乃是決定“江戶最強”的頭銜將會落入誰家的大戰,怎能不來親眼見證?
就連桐生老板都暫時放下了千事屋的事務,前來一睹盛況。
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
距離約定好的決鬥時間(下午2點)越來越近。
與此同時,順利登頂的士民愈來愈多。
決鬥地點設於山頂的東南角,就在愛宕神社的不遠處,從這兒望過去,能夠看見古樸的殿堂。
慕名前來觀戰的群眾們自覺地站立在旁,場地中央仿佛拉出了一條無形的繩子,騰出了一大片空地。
空地的東邊,是青登的“休息區”。
空地的西邊,即千葉榮次郎應站的位置,仍空無一人。
因為青登站在一塊地勢較高的地方,所以在場的絕大部分人都能看見他的身影。
望著他那雙手拄刀、眼望遠方、有如“站如鬆”一語的最佳注解的筆挺姿態,不少人心生敬意,由衷地感歎道:
“不愧是打遍江戶無敵手的仁王!一副高人風範啊!”
“我這個旁觀者都感覺心情緊張,他居然能這麼淡定。”
“所以仁王在看什麼呢?那個方向的景色有啥好看的?儘是一些低矮的破屋。”
“哼哼哼,你這就不懂了吧?仁王這是在‘集氣’呢!”
“‘集氣’?”
“簡單來說,就是在屏氣凝神,提高注意力!為接下來的大戰做準備!”
“哦哦!原來如此……原來仁王是在做著這麼嚴肅的事情啊!是我錯怪他了!”
……
雖然他們壓低了聲線,本就細若紋吟的聲音混入嘈雜的環境後更是難以分辨,但憑著天賦“風的感知者+1”的加持,青登清楚分明地聽見了這些感慨、讚歎。
從表麵上看,他仍是一副氣定神閒的淡定模樣。
可實質上,他的心裡已經……
——很好,擺出這種“拄劍而立”的姿勢,果然是對的!
“想要翹起嘴角”的衝動如電流般竄上青登的雙頰。
他連忙發動“帝王之術”,緊緊地繃住麵部表情,使自己一直保持嚴肅、莊嚴的模樣。
青登並非喜歡裝逼、出風頭的人。
假使是普普通通的一場戰鬥,他自是不會整出那麼多的彎彎繞繞。
但是……這樣一場注定會被萬千人親眼見證、會被記錄在青史上的決鬥,若不整得隆重一點,豈不遺憾?
如果有得選擇的話,青登當然是希望自身在未來的史書裡都是以帥氣、逼格滿滿的形象示人。
自打在下定“娶佐那子、木下舞和總司為正妻”的決心後,青登就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外表、名聲了。
就這樣,他打定了主意——與千葉榮次郎的決鬥,勝負姑且不論,但自己的個人形象必須要壓倒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