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為征夷大將軍的德川家茂,自然是不可能獨自前來。
除了充任護衛的三番組的將兵們之外,幕府的一眾高層也都緊隨在德川家茂的身後。
【注·三番組:大番組、書院組、小姓番組的統稱。乃將軍的親衛隊】
一橋慶喜、鬆平春嶽、勝麟太郎、因參覲見代而駐留在江戶的藩國大名們、以鬆平信義為首的老中們……
青登掃視了一圈,心中暗道:
——天璋院殿下果然沒來啊……
為防後宮乾政,依照江戶幕府的規矩,大禦台所的工作就隻有一個,那就是治理大奧(後宮),替將軍處理家事。
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裡,大禦台所是不可能頻繁地拋頭露麵的。
天璋院之所以能夠參政、議政,純粹是因為德川家茂給她大開綠燈。
外加上幕府現在內憂外患,幕臣們都已顧不上去應付除了海外列強、京都朝廷和西國諸藩之外的事情。
但是,再怎麼開綠燈,終有限度。
一介女子、同時還是出家人的天璋院,大大方方地出現在軍隊的動員儀式上……這確實是不合時宜。
況且,這裡還有總司和佐那子在場,她們都曾在月宮神社裡親眼見過天璋院。
就憑她那不輸佐那子的美貌,二女遺忘其長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若是讓二女瞧見“於篤巫女”穿著大禦台所的衣服,與德川家茂並肩而立……屆時,就算青登身懷天賦“欺詐師+9”,也無從辯解了。
雖然早就做好了“不可能見到天璋院”的心理準備,但在真的未能瞧見那道曼妙、充滿成熟魅力的身影時,青登的心裡還是沒來由地升騰出難以形容的憾意。
想見的人見不到。
不想見的人倒是來得很齊。
“將軍後見職”一橋慶喜與“政事總裁”鬆平春嶽——這兩位就站在德川家茂的身後。
後者在掃了青登一眼後,便一臉冷漠地撇開視線。
至於前者……他以深長的視線直勾勾地緊盯青登,若有所思。
……
……
部隊開拔,征夷大將軍親自送行——幕府上一次舉行這樣的盛典,都不知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僅從德川家茂的穿衣打扮,以及他那將能帶來的藩國大名、幕府高官都給帶來的行為,便能看出:他相當重視新選組的出征。
當該來的人都已來齊後,儀式在極莊嚴的氛圍下正式展開。
典雅的音樂、繁瑣的禮節……所有的活動環節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儀式進入尾聲時,德川家茂以雙手端來一把脅差。
這是一把造型非常華麗的刀。
刀柄、刀鐔和刀鞘皆塗滿閃耀的金漆,並雕有繁複的花紋,刀長一尺七寸(約45cm),刀鞘的前端刻著德川家族的家紋:三葉葵。
“橘盛晴,我將此刀贈予你!見它如見葵紋!按法誅奸邪!”
但凡是正式的公文、官方活動,都不會使用“通稱”。
“通稱”隻適用於日常對話。
在如此嚴肅的場合裡,自然是以本名相稱。
因此,德川家茂沒有說“橘青登”,而是改稱青登的最正式的名字:“橘盛晴”。
見它如見葵紋……翻譯過來就是“見它如見皇帝”。
換言之,這把脅差就是德川家茂贈送給青登的尚方寶劍!
在某些場合裡,可以掏出它來震懾宵小。
青登伸出雙手,鄭重地接過此刀。
當他抬起頭來時,驀然發現:德川家茂的唇邊掛有輕淺的笑意。
二人四目對視。
望著這位小他4歲、仍年輕得過分的少年,青登的嘴角下意識地彎起。
——仔細想來,我和家茂還真是老相識、老搭檔了啊……
他跟德川家茂相熟,得追溯到他升任為“側眾兼禦台様用人”之後。
在此之前,他們倆對彼此並不是那麼熟悉。
出於工作性質的緣故,青登需要頻繁地登上江戶城,二人平日裡抬頭不見低頭見,一來二去之下,深厚的情誼就這麼建立了起來。
他們不僅一起理政,還一起探討、鑽研問題。
在“如何治國理政”、“如何進行人事管理”等諸多問題上,他們倆都是懵懂的、尚欠經驗的新手。
待在這位溫良恭儉的少年的身邊時,總讓青登不自覺地遺忘君臣之彆。
這個時候,青登瞧見德川家茂的嘴唇在微微翕動,有如蚊吟的字詞自其間流瀉而出。
雖然他的音量很輕、很小,但因為距離很近,所以全場眾人中,唯有青登聽見了:
“橘君,拜托你了,還京畿以太平吧。”
……
……
音樂已儘,禮節已完,寶刀已贈,儀式已畢。
以常規論,今日的這場出征儀式已圓滿結束。
但是,在青登的極力要求下,儀式又往下延長了——他想要對新選組、對自己的部下們說幾句話。
德川家茂毫不猶豫、極痛快地滿足了他的這份請求。
哢噠、哢噠、哢噠、哢噠……
青登踩著不急不徐的步伐,手捧酒水滿溢的酒杯,登上臨時建起的高台。
當他站至台麵的那一刹——“呼呼”——的一聲,恰有暢快的風自遠方拂來,吹起了青登的陣羽織,同時也吹起了立在他身後不遠處的、分彆繡有代表德川家的三葉葵和代表橘家的龍膽葉的兩麵軍旗。
旗麵舒展,獵獵作響。
從台下的總司等人的視角望過去,青登背靠雙旗與豔陽,陽光從他身後照來,勾勒出他的身影,因為那光線實在耀眼,所以反讓其麵龐五官處於相對的陰影中。
青登揚起視線——就在高台的下方,就在他的眼前,新選組的120名將士排組成四四方方的矩陣。
以近藤勇為首的長官們、以總司為首的拔刀隊隊長們,列隊於陣前。
120股視線集合為一,統聚在青登的身上。
青登能夠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他們的注視、明明白白地看清他們的神態表情。
因為尚未製作統一的製服和軍旗,所以咋一看,場麵甚是淩亂。
黑的、褐的、灰的、白的……各種各樣的顏色,拚組成亂七八糟的混亂色團。
有身穿極正式的紋付羽織絝的,比如以總司、近藤勇為代表的武家子弟。
有像佐那子、木下舞他們那樣穿著劍道服的。
那些平民出身的隊員因家境貧寒,所以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隻能穿著陳舊的的破衣爛衫。
從表麵上來看,這根本就是一幫東拚西湊的烏合之眾,讓人難以想象他們就是幕府新組建的戰鬥部隊。
然而,儘管外表很寒磣,但他們卻擁有著小姓組、大番組等所謂的精銳部隊所未擁有的東西。
那便是昂揚的、充滿光亮的眼神。
新選組的隊員征募采取誌願製。
因此,出現在此地的每一位隊士,大多是想趁著這百年難得一遇的大好機會,立下大大的功名,實現飛黃騰達、階級躍升的夢想。
彆的不說,光是精氣神就能甩旗本老爺們不知多少條街。
一方是不甘人後、力爭上遊。
另一方則是決疣潰癰、腐化墮落。
雖然新選組尚未接受正式的訓練,沒有建立井然的組織秩序,甚至連基礎的軍令都不懂,但若讓他們和旗本老爺們放開手來互打,前者無疑將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曆史已無數次地證明了:腐化了的部隊,縱使擁有先進的精良武裝,也是不堪一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