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間屋舍的大門都洞開著,朝裡望去,錢糧、鋤頭等所有的值錢家夥,無不是連影子都見不著。
佐川官兵衛咂巴了下嘴:
“看樣子,這座村子的村民都去逃難了。”
青登輕輕頷首,以示附和。
對於這樣的結果,他倒也並不感到意外。
若說封建時代的農人們除了種地之外,還有什麼相當厲害的本領,那應該便是生存能力吧。
常言道“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
聽聞附近要打仗了,趕緊帶上家人和所有的值錢物品,躲進鳥不拉屎的深山之中——這是封建時代的農人們的基本生存本領。
這座村子的村民們應該是得知將有賊軍來此,於是連忙拖家帶口地躲進連找都不知道從何找起的深山老林。
“真是可惜了啊……”
青登無聲地歎了口氣。
“如果村民們都在的話,我還本想要出錢來雇傭他們,讓他們來幫我們建柵欄、挖戰壕呢。”
“出錢?”
佐川官兵衛一邊麵露費解的神色,一邊出聲反問道。
“橘大人,為什麼要出錢?這些村民若沒逃走,直接勒令他們滾過來幫忙,不就行了嗎?他們不可能不聽從我們的命令的!”
說罷,他拍了拍其腰間的佩刀。
就像是被逗樂了似的,青登“哼哼哼”地輕笑幾聲。
“你問我‘為什麼’?理由很簡單——因為你不出錢的話,我們未來將越來越難找到願意無怨無悔地幫助我們的老百姓。”
雲淡風輕地留下這句話後,青登撥轉牛頭,沿原路返回。
佐川官兵衛怔了一怔,那充滿困惑之色的表情,仿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語的最佳真實寫照。
最終,他冷哼一聲,一邊呢喃“搞什麼啊……我有說錯嗎?我們可是來平叛的,我們的任務不比種田要來得重要?讓農人們來幫助我們——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一邊策馬跟上青登……
……
……
四周的風景雖然還籠罩在晚冬的寂寥裡,但確確實實有了一種季節變換的氣息。
溫和平靜的時間從眾人的身邊溜過,甚至有置身踏青旅途的錯覺。
穿行於夾道的青蔥大樹下,青登舉頭望了望天——濃密的樹枝遮雲蔽日,自點點縫隙間,可以窺見澄澈碧藍的晴空,太陽已開始西墜,再過1個時辰,夜紗便會如期而至。
——應該快到了……嗯?
冷不丁的,青登的耳尖輕顫——“風的感知者+1”發動——他忽地聽見若隱若現的潺潺流水聲。
隨著隊伍的逐步行進,那流水聲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響亮。
終於……在又穿過一大片的雜木林後,平坦的開闊地如畫卷般映入青登的眼簾。
四周……包括青登腳下的這片土地,是險峻的高山。
唯有被高山包裹的這片土地乃平原易野。
望著眼前的這番壯麗光景,青登不自覺地攥緊手裡的韁繩。
——終於到了!
此地便是位於伊賀中央的上野盆地!
嘩嘩嘩嘩……那陣潺潺水聲遙遙傳來。
青登循聲找去,片刻後便找到一條自不遠處的山巔淌出的清澈溪水。
“跟我來!”
青登向身周的士兵們下達簡短的命令,隨後一牛當先,沿著溪水向那座山的頂峰登去。
在山林中不知跋涉了多久……憑著天賦“火眼金睛+5”的加持,青登總算是瞧見此山的山巔之景。
隻見此山的山巔並不陡峭,雖很雜亂,到處都是灌木叢、枝繁葉茂的樹木,但隻要細細地打理一番,便能清出一片不大不小的平地,那條山溪的水源恰好就位於這片平地的深處。
青登眯起雙目,昂高腦袋,眼望四周。
坐落於山頂,有水量穩定的溪水穿過,水源就在這塊山頂上,不怕被截斷水源,更重要的是可以俯瞰下方的上野盆地……
一念至此,青登不假思索地舉起手裡的牛鞭,直指腳下。
“就在這裡,安營紮寨!”
……
……
在離開京都之前,青登特地委命岩崎彌太郎去緊急采購一批斧子、鋤頭、錘子、鏟子和大量的竹筐、麻繩。
以缺乏騎兵、弓兵和鐵炮手的寥寥不到二百之眾,迎擊上萬軍勢……贏麵最大的戰法,無疑是築城,即搭建野外工事!
憑著堅固的野外工事阻擋賊軍的兵鋒,並消磨他們的兵力、銳氣。
待賊軍的士氣減弱後再衝出營寨,全軍總攻擊!打得他們望風披靡!
遍觀古今中外,將這套“防守反擊”的經典戰法玩得最溜的人物……大唐的天可汗李世民,當屬其中之一。
不論是平定薛仁杲,還是大破劉武周,亦或者是一戰擒兩王的虎牢關之戰,李世民都是這樣的套路:全軍固守以待敵軍兵鋒減弱,時機成熟之際直接一馬當先,對敵軍展開疾風怒濤般的閃電攻勢,一波帶走敵人。
乍一看,這種戰法似乎很笨拙,好像沒什麼技術含量,僅僅隻是“防禦、防禦、防禦,然後進攻、進攻、進攻,最終勝利、勝利、勝利”。
可實際上,真要實操起來,足以難倒曆史上的九成以上的統兵將領。
光是“如何在野外建立一個固若金湯、敵軍卯足了勁兒也打不下來的堅固營寨”,就能讓無數人束手無策。
在青登的命令下,新選組的將士們瞬間化身土木老哥!
挖土的挖土,砍木頭的砍木頭,劈枝椏的劈枝椏。
既能清出適合紮寨的空地,又能攢下用來築城的材料,實屬一舉兩得。
日本是個小國,從伊勢到伊賀並沒有多遠的距離。
就算賊軍的組織度很差,缺乏用來運送輜重的牲畜,可他們的行軍速度再怎麼緩慢,頂多隻用57天,爬也能爬到伊賀。
這麼點時間,根本就來不及營建那種複雜的大家夥。
高聳的瞭望塔、數米高的城牆……這些玩意兒是彆想了。
因此,青登隻打算興修兩樣東西:柵欄與壕溝!
就用它們來拖緩賊軍的進攻速度並分割戰場!
可彆小瞧柵欄和壕溝……尤其是後者。
在冷兵器時代,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壕溝都是野戰和守城戰中最重要的防禦工事,絕對沒有之一!
這裡的壕溝並非那種既淺又窄、步子邁大一點就能直接跨過去、跟排水溝無異的小溝渠。
而是既深又寬,人掉進去就爬不出來的大溝!
*******
*******
求月票!求推薦票!(豹頭痛哭.jpg)
PS:本章裡的“會津騎兵很精銳”啥啥的,完全是豹豹子瞎編的。在史實裡,幕末時的各個藩國都沒有實力很強勁的騎兵隊(豹憨.jpg)
在引進西方馬種之前,日本的本土馬的平均總高度隻有1米2上下……騎這種馬的騎兵也就隻能在日本境內逞逞威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