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會津將士們在伊賀攻防戰中打出了他們應有的“會津魂”,憑著優越的戰場表現,成功挽回了他們的顏麵。
凱旋隊伍秩序井然地向前行進。
因為新會聯軍的人數並不算多,所以僅須臾,便來到了中間的部分。
隻見在隊列的正中間,不再是氣宇軒昂的將士們,而是大量的蓬頭垢麵、垂頭喪氣的哀兵。
這些人正是新會聯軍的將士們所抓獲的俘虜。
在這一戰中,新會聯軍的將士們總計俘獲了上千人。
俘虜們排列成整齊的四列長隊,脖頸被粗長的麻繩捆綁著,每條長繩綁30人,串成一條條長隊。
將士們像趕羊一樣,驅使這群俘虜向前走。
明明他們的人數在新會聯軍的數倍之上,結果卻都跟丟了魂似的,全都把腦袋埋得低低的,任驅任趕。
在這群俘虜的最前頭,有一位隊士高舉長槍,槍尖上插著一顆首級,格外惹眼。
能夠獲得這樣的“高規格待遇”,這是誰的腦袋,自然是不言而喻。
柴崎煉十郎作為此次動亂的罪魁禍首,青登須將其首級交付給幕府。
如此,本次的平亂才能算是功成圓滿。
因此,為了防止腐敗,其首級在被挑上槍尖之前,特地用鹽巴“醃製”了一番。
在這場盛大的“勝利行軍”裡,新選組的各級乾部展現出了種類繁多的各式模樣。
淡泊名利的山南敬助、齋藤一,全程安然若素,並不為周遭的歡呼及熱烈視線所打動。
性格內向的木下舞,一如既往地縮著雙肩,躲避對視。
鐘愛熱鬨的總司、原田左之助,則是滿麵興奮地四處張望,饒有興致地向身周的士民們揮手致意。
儘管隊列裡的將士們都很光彩奪目,但最能吸引京都士民們的視線的人……終究還是那個人。
現場的絕大部分視線,聚集在那位“黑牛騎士”的身上。
哢噠、哢噠、哢噠、哢噠、哢噠、哢噠……
蘿卜高昂牛首,閒庭信步般行走在隊列的最前端。
青登手握韁繩,挺直腰杆,眼望前方,目不斜視。
在青登看來,今日的凱旋乃是一場絕佳的“宣傳活動”。
在這種“絕對會有大量士民趕來湊熱鬨”的場合裡,若不趁著這個機會來進一步地塑造新選組的正麵形象,加深京都士民們對新選組的好感,豈不可惜?
因此,為了達成此目的,他特地在回京前夕要求將士們沐浴更衣,洗乾淨身體,換上最整潔的衣服。
至於其本人,就更是花足心思了。
為了能以最好的麵貌示人,他久違地拾掇自身,從頭至腳地好生打扮了一番。
換上最嶄新的衣服。
將頭發打理得光可鑒人。
至於其坐騎,他也認認真真地給它維護形象,替它梳好毛發,為它披上紫色的罩衣。
就結果來看,青登所費的這些功夫,還是卓有成效的。
他那高大的身形、端正的五官,本就很討女性的喜歡。
而現在,精心打造的倜儻外表,再加上“得勝歸來的大將軍”的濾鏡加成,就更顯迷人了。
一言以蔽之——刻下的青登,簡直就是行走的魅魔!渾身散發著引人垂涎的雄性荷爾蒙!
兩側街邊的無數懷春少女……不,不僅僅是少女,就連那些上了年紀的人妻、熟婦,也都撲閃著充滿小星星的眼睛,朝青登投去仰慕的目光。
微風拂來,掀起青登的兩袖和衣擺,衣袂飄飄,好不瀟灑。
突然間,也不知是哪位女子的嗓門這麼大,忽地高聲大喊:
“仁王大人!”
就連青登也不禁被這大嗓門所吸引。
他下意識地轉過頭去,便見一位年紀在15歲上下的年輕女子,將雙手籠在唇邊,神情亢奮,反複呼喊“仁王大人”。
眼見青登朝她看來了,她當場石化,整副身子因太過激動而直接僵住。
一時興起之下,青登微笑著朝她招了招手。
霎時,這名少女以及她身周的其餘女子,統統發出尖銳的爆鳴。
如此畫麵,恰如那句古詩所描繪的景象:“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至於其他將士也因威武、俊逸的外表形象,而深得士民們的讚賞、憧憬。
這個時候,走在青登身後的總司,倏地彎起嘴角,以調侃的口吻對青登說道:
“橘君,也不知道你這回兒會得到多麼豐厚的封賞呢。”
青登莞爾:
“用不了幾日,你就能知道了。”
……
……
事實證明——確實是沒過幾日,世人就知曉青登又得了什麼樣的封賞。
或許是為了提振軍心、民心吧,這一次的封賞來得格外快。
幕府賜下的賞金和寶物,姑且按下不表。
對於當前的青登來說,所謂的錢財就隻不過是一串數字罷了。
相比起黃白之物,這兩項內容才是此次封賞的大頭——
贈祿3000石!授從六品下兵部大丞!
前者很好理解,就是增加家祿。
至於後者——青登的職務依然不變,仍舊是京畿鎮撫使。
這個從六品下兵部大丞,並非幕府的官職,而是朝廷的官位。
奈良時代的日本在唐律的基礎上,結合其國情,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日本律令製。
日本律令製下的中央官製,便是“二官八省”。
在天皇之下,置有擔當朝廷祭祀的神祇官與統括國政的太政官(二官),太政官之下實際的行政置八省分擔,包括:中務省、宮內省、大藏省、治部省、式部省、刑部省、民部省及兵部省。
官廳中分四等官(長官、次官、判官、主典)與下級官吏。
兵部省,顧名思義,近似於現代的國防部,負責管理武官的人事、諸國的兵馬、城池等一切軍務的部門,負責錄用京和地方的將士,製成名簿。
長官是兵部卿(正四位下)。
次官是兵部大輔(正五位下)、兵部少輔(從五位下)。
判官是兵部大丞(正六位下)、兵部少丞(從六位上)。
主典是兵部大典(正七位上)、兵部少典(從七位上)。
判官的主要職責,就是監督、審查該部門的各類文書。
*******
*******
請務必投月票給本書哇!(流淚豹豹頭.jpg)
求月票!求推薦票!(豹頭痛哭.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