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郎,爸爸我要離家一段時間!我不在家的時候,你可要當個乖孩子哦,不能給你媽媽添麻煩。”
“爸爸,你要去哪兒啊?”
“爸爸我要去大津,大概要到新年的時候才能回來。”
“大津?為什麼要去那麼遠的地方?”
“秦津藩府最近在公開招募壯丁!開出的工錢還蠻高的。我彆的沒有,力氣倒有的是!所以我要趕在新年之前,替咱家備夠過年的錢。”
“公開招募壯丁?這是做什麼?築城?還是修路?”
“我也不清楚,管他是做什麼的!隻要給夠工錢,不論是搬石還是砍樹,我都能乾!”
……
“母親,我出發了!”
“唉……兒啊,你真的要去大津嗎?”
“哎呀,母親喲,都到這個時候了,你怎麼還婆婆媽媽的?”
“唉……我這不是在擔心你嘛……大津太遠了啊,十多裡的路程,我怕你會在半途中遭遇什麼意外……”
【注·江戶時代的1裡約等於現代的3.924公裡】
“母親,不用擔心!去大津的人又不止我一個!鄰居家的兄弟倆、對門的老大哥,以及隔壁村的幾個朋友,他們都要跟我一起去大津!大家一塊兒上路,相互照應,能有什麼意外?所以你就放寬心吧!”
“唉……”
……
“哥,我們真的要去大津嗎?”
“當然!怎麼?事到如今,連行李和盤纏都準備好了,你想臨陣脫逃?”
“不、不是!大哥去哪兒,我就去哪兒。我隻是在擔心……咱哥倆除了種地之外,就沒彆的技能了,人家會收我們嗎?”
“當然收了!秦津藩府明確表示要將‘恢複舊田,開拓新田’列為振興藩國的頭等目標,他們現在急缺精通農事的農人,咱們這不正合適嗎?況且,人家開的工錢可高了!在那兒乾上一個月,勝過在這裡乾三個月!”
“可是……我從沒出過遠門啊……突然一下子要去這麼遠的地方,我心裡有些沒底啊……”
“嘖,有我陪同,你還怕個什麼?弟弟,彆猶豫了!我們一定要抓住今次的這個好機會!賺來修屋頂的錢!這鬼天氣越來越冷了,用不了多久就會開始下雪,再不將這破屋頂修了,我們可沒法過冬!你想活活凍死在家裡嗎?”
“不、不想……”
“既然不想,那就快點睡覺!明兒一早就上路!”
……
“我剛剛在街上聽說了,秦津藩府正在招募老練的木匠,我打算去試試看。”
“咦?秦津藩?是‘仁王’橘青登的那個秦津藩嗎?”
“嗯,是的。”
“木匠啊……旦那,你已經好久沒做木匠活了,能行嗎?”
【注·旦那:日本女人對自家丈夫的尊稱】
“總之先試試看吧。你也知道,最近的年景很不好,錢越來越難賺了。隻要是能夠賺錢的機會,我都願意一試。”
……
“兒子欸!收拾收拾行李!咱父子倆明兒就出發了!”
“出發?去哪?”
“去大津!”
“大津?為什麼要去大津?”
“當然是去賺錢了!秦津藩府正在大舉招募壯丁、農人,以及技藝老練的各類匠人,這可是大好商機啊!”
“商機……?這能有什麼商機?”
“嘖!我平日裡是怎麼說的?若要賺大錢的話,一定要多讀書!隻要多讀書,就能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與豐富的學識!這二者將助你擁有‘發現商機’的能力!兒子,我問你,你知道‘明曆大火’嗎?”
“唔……我雖然不愛讀書,但是這點常識,我還是知道的。不就是明曆年間(1655—1657)的那場因一隻著火的袖子而引發的、將三分之二的江戶給燒為白地的大火災嘛。”
“沒錯,那你可知道當火勢消退後,為了重建江戶,無數壯丁、工匠雲集江戶,為了滿足這些人的生活需求,居酒屋、浴場、岡場所等商鋪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大量商人從中受益,狠賺了一筆!”
“欸?原來‘明曆大火’的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嗎?”
“‘明曆大火’所帶來的影響還不止於此!在以前,人們一天隻吃兩餐,早上一頓、中午一頓。重建城鎮可是一項苦差事,‘一日兩頓’根本就沒力氣乾活,所以才變為了‘一日三餐’,久而久之,‘一日三餐’的生活習慣就這麼流傳開來了。”
“父親,你好博學啊……”
“少擱這兒拍馬屁!若是聽明白了,就快點去收拾行李吧!我們要在大津開一家全新的居酒屋!我敢斷定,我們絕對會生意興隆!大賺特賺!”
“是、是的!我現在就去收拾行李!”
“快!快!動作快!做生意拚的就是一個‘速度’!手快有,手慢無!現在肯定已經有許多同行摩拳擦掌、嗷嗷嗷叫地湧去大津了!我們得趕緊過去‘搶地盤’才行!賺錢的機會向來是稍縱即逝!一旦錯過,那可就一無所得了!”
……
“我出發了!”
……
“呼……呼……離大津還有多遠啊?”
……
“到了!我們到大津了!”
……
“哇、哇啊……!好多人啊!不愧是大津!人口好多啊!比咱村的人口多多了!我還是第一次看見這麼密集的人口!”
……
“快看!淺蔥色的羽織……是新選組!是新選組的巡邏隊!”
……
“真帥啊……好,我決定了!新選組將來若發起新一輪的征兵,我一定要去應征!”
……
“媽的!京都人果然名不虛傳!個頂個的討人厭!既然都是來應征壯丁的,乾嘛擺出一副‘我和你們不一樣’、‘我們是高貴之人’的模樣?囂張個屁啊!”
……
“注意!排好隊!不要擁擠!工匠與精通農事的人,請往這邊走!普通的壯丁則往那邊走”
……
“喂!乾什麼呢!不許打架!此地嚴禁吵架和鬥毆!”
……
“你們都豎起耳朵聽好咯!若是再有人胡鬨的話,我們巡邏隊就送這些不聽勸的家夥去監牢裡冷靜冷靜!”
……
……
木下琳對青登、對秦津藩的支持,真可謂是“慷慨解囊”一詞的最佳詮釋。
她並沒有明說自己究竟獻贈了多少物資。
但據桐生老板的事後透露,她幾乎是將葫蘆屋的大半庫存都打包送給了青登!
從大阪到大津,距離並不算遙遠,路也不難走。
即使是速度較遲緩的馬車,2、3天的工夫也足以在二地間走個來回了。
可饒是如此,那支由上百輛馬車組成的龐大運輸隊,前前後後總共花費了足足大半個月的時間,才總算是運送完那天量的物資!
運輸隊的任務完成了,可財務室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在艾洛蒂的率先垂範下,財務室全體成員加班加點地玩命工作。
最終,付出了遠比預期要少得多的時間,為這場規模龐大的運輸工程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將那一本本厚得宛如磚頭的賬簿全部摞起來後,跟座小山似的。
得益於艾洛蒂的有能,以及財務室的辛勤付出,木下琳送來的諸項物資的具體數目,皆被打理、統計得清清楚楚。
艾洛蒂將其記錄在一張紙上,製成了一份簡易的“數據表”。
當這份“數據表”遞到青登手中的時候,儘管他已做好了心理準備,但還是不禁倒抽一口涼氣!
彆的不說,光是“金幣”與“大米”的數量,就讓他瞠目結舌!
黃金132萬兩!
大米282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