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登將騎兵隊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由原田左之助指揮,繼續將伏見戰場的殘兵敗將往北邊趕去。
另外一部分則由他、中澤琴和鬆原忠司來親自指揮,急行軍趕赴山崎戰場。
伏見方麵的戰局已徹底奠定,長州軍再也沒法在伏見翻起什麼風浪。
既如此,將總司這麼大的戰力放在後方,未免浪費。
於是乎,青登派人去向總司傳令,命她也跟著一起增援山崎戰場。
至於後續的打掃戰場、清剿殘兵的任務,就交由島崎魁去負責了。
在趕路時,青登從中島登口中知悉了山崎戰事的詳細經過。
相比起伏見戰場的開闊,山崎戰場要狹窄得多。
山崎西臨天王山,東靠鴨川,夾在一山一水之間。
長州的6000大軍,土方·薩摩的3500聯軍——總數近萬的雙方軍隊,就在這片逼仄之地鋪下陣勢,展開對峙。
在觀察完戰場形勢後,薩摩軍的軍師……也就是那個伊地知龍右衛門,在獲得西鄉吉之助的應允後,立即趕赴新選組的本陣,找到土方歲三,道:
“土方副長,我已想出破敵之策,倘若順利的話,僅需半日的時間,我們就能擊潰麵對的賊軍!可否聽我一言?”
土方歲三挑了下眉,說:
“願聞其詳。”
就這樣,二人在軍帳中展開秘密談話。
伊地知龍右衛門言簡意賅地闡述其作戰計劃:
今日一戰,看似敵眾我寡,但這隻不過是明麵上的假象。
長州軍最大的弱點,無疑是過於臃腫。
軍中充斥了大量臨時征召過來的浪人、農兵、獨立部隊。
看上去勢頭很大,但實則隻不過是外強中乾。
伊地知龍右衛門因此斷定:長州軍的指揮體係一定存在重大問題!
就像是一個遲鈍的、無法靈活控製手腳的巨人,行動溫吞,蝸行牛步。
在望見長州軍的軍營不甚齊整後,伊地知龍右衛門更是篤定了其判斷。
於是,他根據長州軍的這一特性,製定如下計劃:
首先,布下一支正兵,然後再派出一支奇兵。
正兵負責在正麵戰場跟長州軍展開交鋒,且戰且退,引誘對方深入追擊,迫使其拉長戰線。
至於那支奇兵則繞道向西,潛伏在天王山,待時機成熟後——也就是待長州軍拉長了戰線,軍力分散之後——從山上奔襲而下!直衝敵營!對長州軍發動奇襲!
山崎戰場很逼仄,就跟一條走廊似的,往西走會撞上天王山,往東走則會被鴨川阻斷道路,隻能向北或往南。
不難想象,在這種地形作戰,一旦側翼遭受襲擊,除非軍隊擁有強悍的組織力,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在默默聽完伊地知龍右衛門的作戰計劃後,土方歲三靜靜道:
“巧了,你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了”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英雄所見略同”吧。
在觀察完戰場地形,以及敵我態勢之後,土方歲三做出了跟伊地知龍右衛門一模一樣的判斷!
不僅如此,他所擬定的作戰計劃也跟對方大同小異。
同樣也是用正兵來引誘敵軍,再用奇兵來一舉製勝。
在正、奇兵的兩麵夾擊之下,未嘗不能以弱勝強,一舉擊潰對麵的敵軍!
雖然這是一份充滿變數的計劃,正兵能否有效牽製並引誘敵軍,奇兵能否看準攻擊的時機,這些統統都是未知數,但天生膽子大、行動力奇強的土方歲三,很樂意去冒這個險!
隻不過,若要落實這一計劃,必須要獲得薩摩軍的幫助。
光憑土方歲三麾下的這1500兵力,可沒法執行這麼宏大的作戰。
土方歲三本已準備親身趕赴薩摩軍的本陣,向對方闡明自己的作戰計劃。
隻不過被伊地知龍右衛門給搶了先。
既然雙方都想到一塊兒去了,豈有不一拍即合之理?
如此,雙方很快敲定詳細部署與行動細節。
由擁有成建製的火器部隊的薩摩軍來擔任正兵。
由擁有強悍近戰能力的新選組來擔任負責打出決勝一擊的奇兵。
謀劃已定,土方歲三當即親率永倉新八、齋藤一、芹澤鴨、新見錦,以及他們麾下的二、三、四、五番隊,暗渡天王山,在天王山上潛伏起來。
西鄉吉之助和伊地知龍右衛門則率領薩摩軍的2000兵力,在長州軍的對麵擺開陣勢。
天剛微亮,戰鬥旋即展開!
長州軍自恃兵力雄厚,主動發起攻勢——這正合土方歲三、西鄉吉之助等人之意!
炮聲、槍鳴、怒吼、嘶喊……響徹山崎內外。
戰鬥開始後沒多久,在西鄉吉之助和伊地知龍右衛門的細致微操下,薩摩軍佯裝不敵,節節敗退。
長州軍見狀,果真上當,忙不迭地展開追擊。
不追便罷,一追馬上出了問題。
原本還算有序的軍陣,頓時因忙於追擊而變得混亂,整支軍隊變為“一字長蛇陣”,散布在走廊狀的戰場上。
潛伏在天王山上的土方歲三,根本無法及時獲悉正麵戰場的詳細動向。
一無有效的通訊手段,二無便利的觀測方法。
哪怕有九番隊的忍者們向他彙報情報,所獲得的這些信息也具有很大的延遲性。
不過,土方歲三不愧是新選組的副長、青登無比倚重的奇才。
他僅憑著自己耳朵聽到的動靜、手頭上掌握的稀少情報,以及自身的經驗和直覺,精準地下定決斷:正是現在!全軍出擊!
霎時間,靜寂的天王山被咆哮和叱吒所籠罩!
土方歲三身先士卒,衝陣在前。
永倉新八、齋藤一和芹澤鴨亦如一頭頭猛虎,爭先恐後。
集合了新選組的大量精華的1500名將士從山上呼嘯而下!猶如一把利刃,正中“長蛇”的柔軟側腹!
當土方歲三等人從山上直衝而下時,氣勢之澎湃,直如神兵天降一般。
果不其然,遭受奇襲的長州軍登時大亂!
“敵襲!敵襲!”
“後方出現敵兵!”
“淺蔥色的羽織!是新選組!”
“帶隊者是誰!”
“不清楚!但我看見二番隊隊長永倉新八和三番隊隊長齋藤一!”
“該死的!快點回師!我們殺回去!”
“喂!你們不要胡亂行動!”
土方歲三等人攻入長州軍的側翼後,就馬不停蹄地往縱深突擊,其勢頭之猛烈,乃“豬突猛進”一詞的的最佳寫照。
一旦抓住戰機,就會展開閃電般的攻勢,像瘋狗一樣窮追猛打,一直打到敵軍崩潰為止——在這一點上,青登和土方歲三的作風是一致的。
在他們的猛攻下,長州軍被硬生生截斷成兩半!變為彼此不能相顧的兩大坨!
西鄉吉之助的反應格外迅速。
眼見土方歲三等人的奇襲成功了,他馬上傳令全體薩摩將士,轉守為攻,開始全線反擊。
兩麵受敵、遭受分割……長州軍的兵力優勢儘喪,不複方才“追擊薩摩”的豪邁景象。
至此,戰況逆轉!
那些被強征來的浪人、農兵,果真是難堪大任。
除了“壯聲勢”之外,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