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杜明和普通的家奴不一樣。
初代國公爺是在戰場上拚殺出來的,手裡握著兵馬大權。為了家族的長遠發展,這份兵權後來慢慢還給了皇家。但兵權還了,那些跟著國公爺征戰天下的親兵怎麼辦親兵和朝廷征兵不一樣,親兵靠主子養,征來的兵靠朝廷養。
兵權都沒了,“親兵”這個說法肯定要跟著丟開,要不然還以為國公爺豢養私兵呢。但要是貿然把親兵解散了,倒是叫這些跟著主子出生入死過的好漢從此沒了生計。於是初代國公爺安排了兩條路,想要繼續留在軍中立功的,那麼平國公府送上一份程儀;想要繼續跟隨舊主的,那就轉為家奴,平國公府在京郊圈了塊荒地,改造成了一個村落,親兵們可以把家裡人都接過來一起生活。
時人對“忠誠”二字看得很重,幾乎所有親兵都自願變成了家奴。但這個“家奴”隻是一種叫法,顯然不能把他們當成普通的奴才使喚。時間一年年過去,早前那一批跟著主子上過戰場的親兵陸陸續續都去世了,但他們在村子裡繁衍生息,有子孫後代留下來。他們一邊耕種一邊訓練,忠心和能力自不必多說。
杜明正是那些親兵的後代。
既然懷疑周聞氏是牟小妹,而牟小妹取代了那位真正的聞姑娘的身份,曾經差一點就混入了宮廷,那麼杜明自然要在不打草驚蛇的情況下儘量往下查。
他懷疑聞姑娘是在獨自投奔姨母的路上被取代的。
“當年聞家怎麼就放心讓姑娘家獨自出門去遠在另一個縣的姨母家呢,就算聞父要打理家中田產脫不開身,聞母為什麼沒有陪著一起去”顏楚音問。
杜明道“當年,聞母臨出門時,小兒病倒了,她便走不開了。而宮裡的采選不等人,聞母隻能把女兒托付給忠心的嬤嬤,又安排了聞氏的一位族人,說起來算是那位聞姑娘的遠房堂兄,三人搭著商隊一起去了聞姑娘的姨母家。但因為聞姑娘自小規矩重,就算和遠房堂兄一起出門,也從不和他正麵接觸,隻每天隔著馬車簾子問一兩聲堂兄好。就算中途換了人,堂兄也發現不了。”
堂兄陪著上路是為了威懾路人,叫人知道這行人中有男丁,不好欺負。中途被換了一個身形相似、聲音相似、生活習慣相似的姑娘,他肯定發現不了。
“那不是還有一個嬤嬤”顏楚音問。
“問題就出在這個嬤嬤身上。她是聞姑娘八歲時才到聞家的,據說女紅極好又稍微會點醫術,聞母偶然幫了她一次,得知她無處可去,便留她在聞家做事。因著忠心和才能,她很快成了聞姑娘的貼身嬤嬤,把奶娘都比了下去。”
“這個嬤嬤有問題”
“她自稱丈夫嗜賭,趁她不在家把女兒賣了充賭資,女兒悲憤之下投河死了,她傷心欲絕隻能與丈夫和離。結果和離後無處可去。因著聞夫人心善,在她快餓死時給了一口飯,她便把自己賣給聞家,從此死心塌地伺候聞姑娘。”
杜明去當地衙門翻過這個嬤嬤和聞家簽的賣身契,順著契書上的信息找了過去,確實有那麼一個丈夫,嗜賭賣女,妻子要和離。但這個嬤嬤是不是那個和離的妻子,就不好說了。當地有說妻子和離後跟著行商跑了的,有說去了富裕人家做嬤嬤,還有說被娘家強行二嫁去深山,但娘家人為麵子不承認這點。
宮裡采選的時候,如果某人的身世像這嬤嬤一樣,好像是有這麼一個人,但細查以後又不確定這個人就是那個人,那麼這人肯定是進不了宮的。隻有像聞周氏那樣,她到了姨母家後,可證明她身份的人很多,才有可能通過采選。
但是,這個嬤嬤憑借這些想留在一個普通地主家裡貼身伺候這家的姑娘,已經很夠了。就算聞家人為著小心去查探過她的身世,隻要查到真有那麼一個嗜賭的男人,妻子真和離了,和離後了離開家鄉,就會相信嬤嬤說出來的話。
顏楚音聽得目瞪口呆,這簡直比話本還要離奇“太可怕了吧,這個嬤嬤難不成是被特意安排到聞家去的,隻為了幫牟小妹順利取代聞姑娘的身份”
“不止如此。聞家姨母那邊,有陣子一個賣香料人的媳婦,天天約聞家姨母玩紙牌,輸給她不少孝敬。玩紙牌的時候,今天說一兩句,明天說一兩句,聞家姨母漸漸入了心,這才萌生了送外甥女參加宮女采選的想法。”杜明說。
之所以能查到這條關鍵的信息,全是因著一點點巧合。
杜明蹲人家牆根時,聞家姨母剛收到周聞氏寄來的信,隨信還送了一些禮過來。聞家姨母便對著丈夫感慨道“我當年真是豬油蒙了心了,竟然想送妍兒周聞氏的小名入宮,都怪那個賣香料的,天天在我耳邊嘀咕。幸好這事沒成,妍兒才能得著這樣一門好親事。哎,可惜我妹妹沒福氣,沒見著”
要是杜明沒有聽到聞家姨母的這番絮叨,這條信息就錯過了。他後來特意又去查了那個賣香料的人,果然早不在那鎮上了,說是去外地行商了。他們滿打滿算也就在鎮上待了一年半。如果是正常的生意人,按說他們已經給主簿的妻子塞了不少銀子,肯定是想要在鎮上常住的啊,要不然這銀子不是白塞了
“後來周聞氏沒有通過采選,聞家出事時,她不回去參加葬禮了嗎,那個時候竟然也沒發現換人了”顏楚音問。就算近親都死了,那也還有族人呢,族內的嫂子嬸娘之類的,難道以前都沒有見過聞姑娘嗎她們沒看出不對來
說來,要是“聞姑娘”順利通過采選,那聞家人就用不著死了。死了反而顯得突兀,活著更好。一入宮門深似海,他們這輩子都見不到聞姑娘了,上哪知道換人沒換人過上幾年,“聞姑娘”如果有幸成為貴人,再叫聞母出個意外,但還可以留著聞父和聞家弟弟。反正他們進宮也不能直視貴人,瞧不出問題。
但因為“聞姑娘”沒入宮,所以他們隻能死了。
杜明答道“一來,她身邊有貼身嬤嬤陪著,她隻說傷心欲絕病倒了,所有事情都由那個貼身嬤嬤出麵,能見到她麵的人自然就少了。二來,她在病床上同意了族中過繼,守靈摔盆招待賓客都由繼子出麵,她的存在就弱化了。”
杜明猶豫了一下“第三屬下懷疑現在的周聞氏和真正的聞姑娘是有一些相似特征的。比如說,她們都是大眼睛雙眼皮,都有飽滿的耳垂等等。”
不是說周聞氏和聞姑娘長得像。
天底下大眼睛雙眼皮、耳垂飽滿的姑娘多了去,總不能所有人都長著同一副麵容。但周聞氏和聞姑娘的基本特征肯定是一樣的。好比考秀才時,某書生的身份證明上寫了“個高、塌鼻、三角眼”的字樣,那他矮胖、高鼻、大圓眼就不對了。聞母和姐姐書信往來時肯定也提過兒女如何,說我兒眼睛大之類的,如果幕後人找個眼睛小的去取代聞姑娘的身份,那聞家姨母肯定會心中生疑。
因著特征相似,隻要仔細化點妝,房間再布置得暗點,族裡女眷就算到床前探病,基本上也瞧不出什麼不對。還有生病做借口,病了如何能和往常一樣
顏楚音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再聯係牟捕快的線索,牟小妹兩歲左右被送到慈孤院,之後不久就“病逝”了。這意味她不到三歲就被送到了某個秘密地方去培養。養到八九歲能瞧得出資質了,幕後人覺得可以把她送進宮了,於是精心挑選了聞姑娘這個人作為牟小妹的假身份。他們提前往聞家安插人,一有需要就悄無聲息把人換了。
而幕後人費了這麼大的勁,在他們的初始計劃裡,肯定不甘心讓牟小妹嫁給一個寒門進士為妻。雖然周安為能力突出,算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但還是得不償失牟小妹的假身份太過完美,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成本,除非他們能確保牟小妹一定會入宮,且入宮後一定會被分到主子身邊去,否則都得不償失
這說明什麼
說明宮裡已經有了他們的人唯有這樣,他們才能確保牟小妹一定可以入宮,確保她入宮後能順應他們的安排變成一枚活棋,而不是入宮後直接沉寂。
隻是他們完全沒想到太後臨時下了懿旨。
這是唯一不可控的。
宮女采選後的幾年之內都不會再次采選,牟小妹因為年齡被刷下來一次,肯定趕不上第二次了,直接變成一顆廢棋,無奈之下隻能嫁給寒門,隻要周安為未來在朝堂上有所作為,那麼這枚廢棋未必不會重新變成一顆好用的活棋。
往好了想,這一通下來費時費力,所以像牟小妹這樣幾近完美的暗棋肯定不多。就算牟小妹,不也因為和母親長相相似,叫牟羊驚鴻一瞥認了出來嗎
可見古人說得不錯,得道者天助。
而不正不義之人,必失天時、地利、人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