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一個個都蓄勢待發摩拳擦掌,豎起耳朵,用仇視的目光看著李斯。
郡縣製是吧?
雙全之法是吧?
來來來,趕緊說!
確定不是始皇帝授意,那他們就要和李斯好好辯一辯了。
“李斯,繼續說。”始皇帝視線望過去。
“唯。”李斯應道。
狠狠瞪了一眼打斷自己的嬴成蟜,李斯繼續侃侃而談“夫郡者,為朝堂之所屬。縣為郡屬,一郡數縣至十數縣。一郡之內,設郡守,郡尉,郡監。郡守,為一郡之長,掌政務。郡尉,掌軍事。郡監,掌監察。縣有疑難可問政於郡,郡不決者可報與朝堂。縣官郡官皆由陛下一言而定,如此,天下定矣。”
在李斯之前,這種治理方式並沒有出現過。
縣製是早就被提出來的,但把縣歸到郡裡,由朝堂管轄郡,卻是李斯所創。
在這之前,郡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就是邊境用以抵禦外敵的城池。
如曆史上嬴扶蘇流放的上郡,就是抵擋胡人所建。這種郡的範圍會比一般縣要大,但是地位沒有縣高,可以理解為半軍事建築。
第二種,郡就是縣屬之地。
《逸周書作雒》有言千裡百縣,縣有四郡。就是說千裡範圍內有四個縣,一個縣有四個郡。
不管是哪種郡,都與李斯所說的郡不同。
李斯依照分封製的上下級管理方式,和商鞅提出的縣製製度,終是發明出了延續中國千餘年的郡縣製。
郡縣製一直被後世王朝沿用到宋。
雖然中間改了幾次名,比如把“郡”該成“州”,或者在郡縣中間再加一級行政單位叫“道”,但都是換湯不換藥,骨子裡還是郡縣製那一套。
元朝之所以不用郡縣製而創立行省製,是為了抑製漢人發展,這裡與本文無關不做講解。
明朝朱元璋開曆史倒車弄出分封製,後來朱棣起兵稱帝立馬削藩,最後還是往郡縣製上靠。
清朝的內地十八省,則是完完全全按照郡縣製管轄。
包括我們現在的省,市,縣機構,底子其實還是郡縣製。
李斯提出的郡縣製延續了兩千年,足以證明這道體製有多麼先進。
雖然在李斯剛提出時,他口中的郡縣製沒有那麼完善。
但毫無疑問,這套體製是先進可行的,有助於華夏長久一統的,利於始皇帝掌控全國的。
然而,這套延續了中國整個封建王朝的郡縣製,在當時卻遭到了群臣重大抵製。
王綰,隗狀,馮去疾這些巨頭沒有動作,他們還要分辨一下始皇帝到底什麼意思。
但在他們的眼神示意下,有些臣子站出來了。
這些臣子也不怕觸怒始皇帝,他們就算被遷怒,也不會死。
槍打出頭鳥,第一個跳出來找茬的是嬴成蟜,要開刀也是開嬴成蟜。
隻見從屬於廷尉府,李斯這個廷尉的直屬下屬,一千石年俸的廷尉正站了起來,拱了拱手。
“敢問李廷尉,此全製何人用過?用在何地?何時所用?”
廷尉正的職責是輔助廷尉,簡單來說,就是副廷尉。
如果廷尉不在,廷尉正就是廷尉府最大的。
李斯看著自己的下屬,眼神冰冷。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廷尉府的廷尉正,這無疑是在打他李斯的臉。
“陛下將用!用在秦國!此時將用!”
秦朝的分封製和郡縣製之爭,開始了。
嬴成蟜內心呼了口氣——沒白忙活,終於開始有不同聲音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