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成蟜要做的事,是開民智,全麵發展,將秦國整體推進一個時代,甚至兩個時代。
秦朝距離封建王朝最後的清朝,這其中相距兩千多年,但是科技水準的跨越並沒有兩千年那麼大。
比如槍炮。
要是說造個東風快遞,那這絕對是故意難為嬴成蟜。
但造個火槍火炮,以秦國一國之力,這事就遠沒有想象的那麼難。
首先火藥已經被那群煉丹術士弄出來了,然後鑄造槍管的鋼鐵也在墨家,公輸家這些年的不斷研發中有了眉目,這基本就已完成大半了。
不要小瞧古人智慧,木牛流馬到現在也沒破解的了。
再吹毛求疵一點,要求膛線的凹陷度誤差在多少多少,每個子彈要直徑要多少多少。
在現代有機器可以深加工,這事不難。
在秦朝沒有機器全靠手搓,這事難嗎?
也不難。
秦朝是個畸形國家,它畸形到長城鑄造的每一塊磚上都寫有名字,哪塊磚出問題直接找到鑄造者。
對於秦國這群手藝人來說,要求精度是吧,沒問題。
拿個模子來,不給你造個一模一樣把頭給你。
受限於沒有機器深度加工,手搓耗費時間極其長,槍炮這些劃時代武器無法量產。
但是要造出來,那基本上問題不大。
嬴成蟜把實物形態,簡單原理,所需材料和這些墨家,公輸家的一說。
剩下的事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了,水泥就是這麼弄出來的。
發明過程很難,但最難的還是想法,想象力很重要。
還有雜交水稻,簡單來講就是把產量高水稻,耐草水稻等有兩種水稻不斷雜交,培育出新一代水稻。
沒有現代器械,不好精準測量溫度,濕度,那就先不測。
先雜交著,沒殺豬刀還不吃豬了?
之所以這麼久一直沒有出成果,問題在於這個工程需要大量的樣本,人工,種株。
新中國改革開放那麼久,國家全力支持,袁老也耗費好久才讓中國人吃飽飯。
嬴成蟜一個皇弟,在秦朝這種目不識丁,好戰成性的國家想要做出雜交水稻,除非他改個名叫劉秀還有點可能。
不然就是把袁老穿來,沒人沒物的,也沒轍。
沒有始皇帝支持,想要推動時代發展進步,想都不要想。
脫離始皇帝自己去搞,能做的嬴成蟜早就去做過了。
琉璃,水泥,曲轅犁,筒車,糞便化肥,紙,活字印刷術……
這些受限於技術和想法的物事,嬴成蟜能完成的都完成了。
有些已經處於實用,如曲轅犁,水車,紡織機等。
有些則是在始皇帝壓製下,或嬴成蟜仔細考量中沒有投入實用,如活字印刷術,紙張等。
在秦國沒有一統天下前,嬴成蟜將皇位讓給始皇帝,一直在當甩手掌櫃吃喝玩樂。
因為人力有限,要統一就要打仗,打仗就需要士兵。
這些士兵去打仗了,就沒有辦法去行發展。
嬴成蟜也想過先發展,最後還是放棄了。
不得不說,軍功爵真是一個曠古爍今的機製。
短時間內迅速形成戰力,就沒有能比軍功爵還牛的。
嬴成蟜的種田發展流,給他二十年,他有充足信心乾死軍功製這種爆兵流。
但反正最後都是以兵道一統天下,能早十年統一乾嘛要拖?
而且同樣十年,嬴成蟜可沒信心靠著種田流席卷天下,問題太多。
種田流就要變法改製,那就會觸及秦國絕大多數人利益。
彆看當年嬴成蟜被稱作小秦王,眾望所歸,秦國所有派係都支持嬴成蟜。
那是因為這些派係大多都認為嬴成蟜會帶著他們橫掃六國,為他們帶來巨大利益。
要是嬴成蟜要變法改製動他們本已有的利益,那些人分分鐘就陽奉陰違,明裡暗裡抵抗,商鞅變法前例太明顯了。
就是疼愛嬴成蟜的秦莊襄王,也不會同意嬴成蟜變法改製。
秦國就是靠著軍功爵從微末起來的,如今蒸蒸日上,還要變法改製,患有狂疾?
而就算秦莊襄王眼界不一般,他也沒那個能力壓著整個秦國。
曆史上隻有一個政哥。
有這些明裡暗裡的原因,嬴成蟜毅然決定先幫著便宜大哥把六國打下來,省的夜長夢多。
而六國下來了,按照嬴成蟜所想,就是變法改製種田。
因為再往外擴意義不大。
科技樹沒點到一定地步,匈奴,東胡,羌氏那些地盤打下來也吃不住。
這是農耕民族,遊牧民族的區彆導致。
農耕民族建城牆,種地,大體走的是陣地流。
遊牧民族來去如風,逐水草而居,大帳搬著就能跑,走的是遊擊流。
以當前大秦科技水準,除非能在草原那片建城池,不然打下來也沒用。
建一座還不行,還得建一堆,成體係那種。
不然孤城一座,遊牧民族圍個一段時間,城池就爆掉了。
天下大體發展,都在按照嬴成蟜設定路線走。
一直走到變法這一塊,嬴成蟜卡殼了,他沒料到始皇帝不同意。
或許是來了大秦時日太久,連他這個穿越者也把始皇帝看做了先知先覺的神明。
而變數不止一個。
嬴成蟜沒想到。
在沒有說通始皇帝的情況下,他把大侄子說通了,嬴扶蘇要去上郡試點。
上郡,為現陝西榆林。
被稱為秦國第一邊郡,下轄十九縣。
上郡往西北,則是與匈奴接壤的九原,雲中。
上郡往西南,則是北地,再往西南,則是與羌氏接壤的隴西。
上郡一地之兵馬,起到增援西北,西南兩地邊軍的重大作用,為兩地邊軍提供巨大保障。
一旦匈奴,羌氏勢大,邊軍戰敗。
九原,雲中,隴西等地的秦軍可儘數退往上郡修整,伺機奪回失地。
如今長城還未修建完畢,上郡便是秦國西北角的最大屏障。
上郡不失,秦國在西北邊境就有縱深可言。
不管是匈奴,還是羌氏,都不能肆無忌憚地在秦國內陸燒殺搶掠。
除非,他們想嘗試上郡守軍的圍剿包抄,想給上郡守軍送人頭送戰功。
當然,哪怕上郡對秦國意義再大。
本質上,這依然是一片苦寒之地。
身為邊塞重郡,它的屬性決定了它和鶯歌燕舞一點邊都沾不上。
那裡是白雪茫茫,遼闊千裡。
呼嘯寒風讓大秦多少將士染上寒疾,一到陰天下雨雙膝劇痛。
前段時間,始皇帝為了培養嬴扶蘇威勢,為了去除他的迂腐,特意點蒙恬隨同其去往上郡鍛煉。
而今嬴扶蘇自大鄭宮出來,脫胎換骨,按理說隻需跟在始皇帝身後
,學習始皇帝治國便可順利成為秦二世。
始皇帝,嬴成蟜給他安排的發展路線也沒有開疆擴土的任務。
維穩,仁治,收民心即可。
彆說嬴成蟜沒想到,連始皇帝都沒想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大侄子,長子,主動要前往上郡。
“大侄子有心了。”
嬴成蟜矮身坐在大侄子身邊,溫言道。
始皇帝沒有轉身,但他那一動不動的身軀表明他也在聽,專注地聽。
“叔父之道,是要在繁華之地發展方顯威力。你若是想以一城實行,上郡可以,但齊地臨淄,琅琊是否更好一些?”
嬴成蟜沒有對嬴扶蘇抱有太大希望,這番話還是在教導嬴扶蘇,讓嬴扶蘇考慮問題更全麵一些。
如果光是一城試點,沒有意義。
全天下他嬴成蟜的人手加起來,怎麼也要有一城之人數。
沒有始皇帝許可,壓製,全境發展改製,一城兩城的意義不大。
但嬴扶蘇有這個心就是好事,嬴成蟜不會去打消大侄子積極性。
教育不是一味打擊,說什麼“你不行,你不對,這樣做更好”之類的話。
而是應該給人信心,抓住孩子優點。先給予孩子肯定,然後再給出更好方案。
你說的很對,這樣做你看行不行,會不會更好一些?
論發展種田,上郡和臨淄相比,自然是臨淄更好,因為臨淄沒有兵事。
沒有兵事襲擾,就可以推動臨淄全郡一心實行發展。
“不,叔父,上郡更好。上郡西北連九原,雲中等郡,西南連隴西。扶蘇在上郡,可掌兵事。兵事在我,蒙家,李家都站在扶蘇身後,扶蘇日後便可將叔父知道推往全國。”
嬴成蟜眯眯眼,他小瞧了他的大侄子。
嬴扶蘇想要的不是一城之地,而是大秦軍事,是槍杆子。
如今朝堂,一門二侯的王家是軍事力量主乾,王翦,王賁這兩父子最能打。
但還有一條主乾,就是蒙家。
蒙家祖孫三代要是和王家父子各領二十萬兵馬乾一場,蒙家大概率打不過。
但戰鬥力不等同於影響力,蒙家在大秦軍隊影響力遠超王家。
而大秦青年將領李信,其實還配不上李家這個稱號,但李信年輕。
待王翦老去,大秦新一代的將領顯然便是以王賁,蒙恬,李信這群人為首。
李信又因為伐楚之戰,對蒙恬很是感激。
嬴扶蘇拉到蒙恬,李信,幾乎就等同於掌握了大秦未來大半軍事力量。
有了這股龐大力量,嬴扶蘇就有了一個暴君的本錢。
經曆大鄭宮大開殺戒,儒生差點被坑,老師險些身死的嬴扶蘇。
並不想按照始皇帝,嬴成蟜給他安排的仁治守成路線走,他想做第二個始皇帝。
一言既出,便可令天下服從的秦二世。
“朕還沒死,你便要奪權。”
始皇帝背對著嬴扶蘇,冷聲說道,話語如寒風似要結冰碴。
“父皇不喜乎?”
嬴扶蘇坐直身體,目光灼灼地盯著始皇帝背影道。
始皇帝手持秦王劍,轉過身麵對長子逼視的雙眼。
他從嬴扶蘇眼神中,看到了鬥誌野心,看到了蠢蠢欲動。
“這是你教的?”
始皇帝偏移視線,到坐在嬴扶蘇身邊的嬴成蟜身上。
“想笑就笑,繃
著個臉嚇唬誰呢?”
嬴成蟜撇撇嘴,一臉沒好氣地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始皇帝嘴角越咧越大,笑聲清越,震得章台宮頂上的琉璃瓦顫動不休。
章台宮宮頂上的蓋聶一驚,手中鹿肉掉在屋頂瓦片上,不滿地拍了下宮頂琉璃瓦。
他再次垂下頭,對著侍候在宮門外的趙高道“還有吃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