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教練也專門從京都趕到了辛莊基地,為石敢進行1對1的指導。
郭教練年輕的時候的主項就是200米短跑,所以無論是資曆還是水平,他都是200米教練的不2人選。
不過這位國家田徑隊的總教頭,卻要從最簡單的起跑姿勢開始教起。
100米和200米的最大區彆是什麼?
顯然是多了1條彎道。
200米短跑是在彎道內起跑的,運動員的起跑姿勢以及起跑後的衝刺都需要進行調整。
跑100米起跑的時候,起跑後悶著頭向前衝就可以了。
但200米卻不行,200米的起跑既要有100米的那般敏捷,還要為彎道跑調整。
首先要調整的就是起跑器的擺放,在200米短跑項目中,正確地擺放起跑器可以提高0.2秒左右的時間,這點時間短跑項目中是很可觀的。
起跑器的擺放角度要適當,這樣才能讓運動員在彎道起跑時不至於衝出線。
同時起跑器的高度也不宜調整得過高,因為彎道區域內不可能像直線那般加速,所以起跑器低1些更容易讓運動員掌控身體。
200米的起跑是儘量不要低頭的,要注意周圍運動員的情況,避免某1方起跑的時候速度過快發生身體上的碰撞。
身體碰撞在直線跑道中是很少出現的,但是在彎道的高速奔跑中,肢體碰撞的概率會大大地增加。
特彆是起跑階段,運動員離得比較近,加速度又很快,1旦發生肢體上麵的碰撞,必然代表了速度上是損失。
對於200米短跑來說,哪怕0.1秒的損失也是經受不起的。
僅僅1個彎道上的起跑,就有著諸多的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而後彎道內奔跑的技術、彎道轉直道的技術、運動中換氣的技術等等,都是百米短跑中沒有的,這些對石敢來說都是新知識。
另外在跑彎道的時候最重要的1點就是不要踩到賽道的標線,踩線就意味著犯規,也就意味著告彆比賽。
而同時因為200米短跑也是1項分秒必爭的運動。
要求運動員在彎道中儘可能地減少跑動的距離,來獲取時間上的優勢,所以運動員都是儘可能貼著跑道內側標線去跑的。
貼內側跑而不踩線,是彎道中必須掌握的1項技術。
所以經過1天的訓練,石敢在彎道中的表現依然可以用“拙劣”兩個字來形容。
“哎……”郭教練望著賽道上的石敢歎了口氣:“看起來石敢和很多100米運動員1樣,跑不了200米啊!”
郭教練是國家隊的短跑教練,1輩子見過不知道多少的運動員。
對於郭教練來說,1名運動員有沒有跑200米的潛力,訓個兩3個小時就能看出來。
顯然石敢是屬於那種沒有潛力的。
“還是不要讓石敢練200米了吧!他好像沒有這個天賦。”郭教練微微搖了搖頭,接著想道:“可如果這麼直接告訴他的話,會不會打擊到他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這小子是順毛驢,萬1撂挑子咋辦!”
郭教練1邊想著,1邊掏出秒表,對石敢說道:“昨天你也練了1天了,先跑1次試試吧!”
石敢點了點頭,立刻向著起跑線走去。
“還是用成績來說話吧!就他現在的彎道技術,200米肯定跑不出好成績,1會把成績亮出來,再告訴他不適合跑200米,然後還得好好地進行心理上的引導。”
郭教練心中這麼琢磨著,然後開始發令。
“各就各位,預備,跑!”
郭教練連發令槍都沒用,直接叫了1聲跑,按動了手中的秒表。
會跑彎道的運動員,在彎道中是在加速的,而不會跑彎道的運動員,在彎道中實際上是在減速的。1條彎道下來,或許會有1秒以上的差距,短跑運動的1秒差距,完全不可逆。
“還是先不要讓石敢練200米了,得和他好好談談,他的訓練時間太寶貴了,不能隨便地浪費。”郭教練陷入了沉思中,他沒有去繼續觀察賽道中的石敢,而是在思考該如何開導石敢。
石敢衝線的時候,郭教練順勢按下了計時器,對於郭教練這種資深教練員來說,運動員衝線的時刻按下計時器已經是1種條件反射,這個動作他重複了3十多年,根本不需要大腦來支配。哪怕郭教練腦子中在想彆的事情,依然可以在石敢衝線的刹那間準確地按下計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