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們起跑後,率先進行的是彎道的跑.
由於起跑位置有先有後,所以在視覺上,是很難清晰地分辨出先後的位置。
有經驗的教練,可以單憑著感覺就判斷選手的速度快慢。
而現場的觀眾,就做不到這1點,隻能內心焦急地等待運動員進入直道。
不過,這也不用自慚形穢,實際上,不是專業人士的話,很難對速度快慢有很明確的感知。
現場已經被觀眾們的歡呼聲所籠罩,然而人們視覺的焦點,全都放在了石敢和博爾特身上。
“石敢和博爾特到底誰更快?”
“分不出來啊,兩人的速度都很快!”
“我覺得是博爾特更快,快看,他要追上旁邊的那個人了。”
“旁邊的那個人”指的是在第4道的美國名將沃爾特迪克斯。
此時博爾特已經拉近了與沃爾特迪克斯的距離。
要知道名將沃爾特迪克斯的起跑位置,是在博爾特前麵的,這也就是說明博爾特要比沃爾特迪克斯更快1些。
“不,石敢是石敢更快,他要甩開沃爾特迪克斯!”又有人馬上說道。
石敢的右側也是名將沃爾特迪克斯。
起跑的時候,石敢的位置是在沃爾特迪克斯前麵的。
而此時,石敢和沃爾特迪克斯的距離,要比起跑的時候大了許多。
博爾特和石敢把沃爾特迪克斯夾在中間,赫然,這個美國名將成了兩人之間的速度計量單位了。
美國名將沃爾特迪克斯,在美國可以稱王稱霸,說明他不是弱者。
實際上,他跑得1點也不慢,至少人們能夠用肉眼分辨出,他要比快第6跑道的梅勒斯要快1些。
但即便是這樣,他肉眼可見地被博爾特和石敢拉開、拉近差距。
此時還沒有進入到彎道,但是第6賽道上法國人梅勒斯的速度,已經明顯跟不上其他的選手。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會成為決賽的墊底選手。
但所有其他選手並沒有放棄,雖然他們都是已經落後於石敢和博爾特。
但彎道隻是比賽的1部分,接下來彎道進入直道的調整,以及進入直道後的衝刺,對於200米的比賽都是很關鍵的1點。
石敢能夠感覺到博爾特很快,他相信博爾特也能夠感覺到自己很快。
彎道技術上,博爾特這種主項是200米的選手的確很強。
但是石敢卻知道,博爾特在200米項目上的強大之處並不是前麵的彎道,而是後麵的持續衝刺能力。
可石敢不同,他是高頻的持續爆發,距離越長對石敢越有優勢。
選手即將進入直道,而他們的位置排名,也即將揭曉。
“石敢,博爾特,馬上進入直道!”
“誰更快?”“是誰在前麵!”
“哦!天哪!石敢居然先進入了直道!”
石敢和博爾特幾乎是同時進入到直道之中。
但兩人徹底進入到直道後,石敢,明顯要比博爾特快出半個身位。
這1幕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
畢竟200米的彎道,可是需要技術要求的。
很多運動員哪怕從小開始練習,可至少需要2年,才能徹底掌握。
這也是石敢為什麼沒有參加京都奧運會200米比賽。
很多時候,你哪怕是天才,可得承認彆人的努力更可貴。
而兩人進入到直道後,博爾特也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1幕。
隻有在台下的郭教練,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天知道,這年後半年多,他是怎麼過來的。
石敢的體能實在是太過變態,而且恢複能力好,上午訓練累得快成死狗,吃個午飯午休1下,下午立馬又變成“童子雞”。
話說石敢現在要顏值有顏值,要金錢有金錢,要本錢有本錢,鐘離的顏值更是角色。
可他現在居然還是個童子雞,實在對不起他穿越的身份。
言歸正傳,石敢雖然和博爾特,處於領先地位,然而兩人卻並沒有領先其他選手太多。
有名運動員隻是比他們慢了1點點進入到直線跑道當中,居然是美國名將沃爾特迪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