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伯聞言,驚訝地看著他,重又上下打量一番,方才問道:
“這倒奇了,道長也姓洛?極醉樓的前掌櫃也姓洛,看年紀與道長一般無二,莫非……”
“老、老丈可是認識那洛掌櫃的?”
“素未謀麵,隻不過極醉樓開輞川宴時,老朽倒有幸去品嘗過。
據說那少掌櫃年輕有為,老朽傾慕已久。
便有心結識一下,不巧彼時他剛好外出了。唉,說來也是無有緣分呐。”
洛懷川有意講出自己的身份,但又怕老丈誤解今日出手護持珍珠姑娘,乃是另有企圖。
畢竟白礬樓正值如日中天,而自家的處境堪憂,
故連連與洛家撇清關係。站起身,準備告辭離開。
“道長且慢,可否告知現如今在何處落腳?小女但有必要之時,還需道長襄助一二。”
“離、離此地不遠的莫家小店,就在礬樓東側的坊肆裡,一問便知。”
言罷,轉身出了白礬樓。
外麵不知何時已飄起了雪花,一陣冷風襲來,嗖嗖灌進衣領,直凍得他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正此時,卻見一個挑著擔子的中年男子打從迎麵走了過來。
擔子上擔著熱氣騰騰的豆腐腦,木架上懸掛的一盞風燈在寒夜裡尤其顯眼。
洛懷川便覺越發饑餓難耐,遂抬手召喚道:
“老、老哥,來一碗嘗嘗。”
“好咧、這位道爺,你稍待,馬上便得。”
說話間,男子已麻利的舀出一碗豆腐腦兒,澆上橙紅透亮的鹵汁遞與他道:
“這天可真夠涼的,吃一碗暖暖身子。我這還有剛出鍋的大包子,要不要來上一個?”
懷川點點頭,接過豆腐腦,借著風燈透出的微弱燭光,
見裡麵的豆腐細膩滑嫩,光潔賽雪,吃到嘴裡溫潤爽口,香味誘人。
又接過包子一看,嗬,好大的一個。原來北宋所謂的“大包子”,實為大菜包。
乃是一層菜葉裡裹著肉餡,用碗粗瓷大碗蒸了,用雙手裹著往嘴裡送。
男子見他吃了一碗,又吃了一碗,嘴角上不免浮出一層笑意:
“小道長,我保證你吃了這碗,還會再想第三碗。”
洛懷聞他如此言說,不由停下來問道:
“你、你如何如此篤定?莫非你的豆腐腦還有什麼魔力,勾著人吃不成?”
“道長真會取笑,魔力倒沒有。隻不過俺祖上打唐朝時,便在乾縣以做豆腐腦起家的。”
洛懷川被他說得笑了:
“這、這做豆腐腦也有傳承麼?倒是頭一次聽聞。”
男子聞言,瞬間不樂意了,撇撇嘴道:
“道長莫要小看人,這豆腐腦可是漢高祖劉邦之孫劉安發明的,來頭大著呢。”
“哦,不妨說說看,怎麼個大法?
我倒想聽聽一個皇親貴戚如何發明了這一名不見經傳的吃、吃食?”
“相傳劉安十分崇尚道教,癡迷長生久視之術。
遂不惜豪擲千金,以黃豆與鹽鹵為丹藥之原料,召集煉丹奇人在山上煉製靈丹妙藥。
其中尤以‘八公’,即蘇非、李尚、左吳、田由、晉昌、雷被、毛被伍這八人最為知名。
一次,劉安等人在煉丹過程中,偶然將石膏點進了丹藥之母液豆漿裡。
未想石膏竟登時變成了細膩鬆嫩,貌如花瓣的豆腐。
不止劉安嘖嘖稱奇,後世之人同樣覺得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