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三位賢弟殷勤相送,範某銘記在心。
元昊之流果敢侵我疆土,必將拚死報國。時候不早了,三位請回,我也該趕路了!”
言罷,接過三人贈送的柳枝,依依惜彆。
待坐進馬車,卻再也忍不住掩麵痛哭起來。這哽咽中,既有報國無門之委屈,也有對兄弟之情的感動。
送走了範仲淹,已是景祐三年1036)冬,洛懷川依舊四處尋訪邵雍的身影。
卻不知一位身著粗布長袍的青年早已拖著疲憊的身軀踏進了汴京城的土地,此人便是時年二十六歲的邵雍。
史料記載,邵雍曾祖父邵令進曾事宋太祖,官軍校尉,善騎射,老歸範陽。後避戰亂徙上穀、中山,又轉徙衡漳。
其祖邵德新是位儒者,父邵古更是慕西晉孫登之為人,崇尚隱逸之風,故隱而不仕。
邵雍年少時,便穎悟絕倫,博覽群書。
因久受儒家思想熏陶,一心堅持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抱負,故而慷慨激揚地奔赴京城,欲求取功名。
此番經過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東京。
此時的邵雍,早已疲憊至極。望著熱氣騰騰的包子,數著錢袋裡微薄的銀錢,狠了狠心,隻買下一個,邊走邊吃。
為了尋處便宜所在,也為了避開相熟之人,不得不逐一打聽價格。
幾番比較之下,終於在迫近黃昏十分,與一處相對僻靜的所在“益昜客棧”落了腳。
掌櫃的姓馬,有著一副矮胖的身材。因一隻眼大,一隻眼小,故人送綽號“馬虎眼”,是個極其勢利眼的主。
他見邵雍穿戴寒酸,身邊連個書童也未跟著,不由得心生怠慢。
每日裡即便碰到了,也不與他好臉色。有時,還免不了譏諷幾句。
而見著那些個衣著體麵的主,便瞬間露出一副諂媚相,一口一個公子的喚著。
且與邵雍的飯食也是忽冷忽熱,即便他有些旁的訴求,“馬虎眼”也用一副不耐煩的語氣與之講話。
邵雍倒是懶得理睬他,不想“馬虎眼”瞧著他好拿捏,一日,竟指使店倌將放餿的飯食送與他吃。
邵雍嘗了一口,皺皺眉頭道:
“掌櫃的,信不信舉頭三尺有神明。雖說你這客棧承了祖宗蔽佑不假,欲要守得住,需多積陰德才是。”
“好你個窮酸,倒教訓起我來了?看你沒福氣的相貌,便曉得這功名與你無緣。
整日裡竟還學旁人手不釋卷的樣子,依我看呐,不如趁早回鄉去,省得屆時丟人現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