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這幾日格外高興,不但懷婉每日裡變著法子為其烹飪美食,且俞娘子即將臨盆,據太醫把脈,皆言說是位小皇子。
這日又趕上朝會,仁宗神清氣爽地端坐在金鑾殿上,環視著滿朝文武道:
“近來朝堂氣象一新,俞娘子也將為朕誕育麟兒,朕心甚慰呀。”
這時,參知政事宋綬近前一步道:
“官家,不獨如此。前日為臣應邀前去清風樓宴飲,見一道菜品樣式甚為奇特。
乃為一隻鴨帶一隻鴿,一大一小置於盤中,不免心生好奇。
品嘗一口,更是酥爛鮮香,汁濃味厚,誰知一問之下方知,這道菜竟喚做‘帶子上朝’。
“‘帶子上朝’?但不知此道菜品取此名字,可是有何深意麼?”
“官家,乍聞此名,臣也心生疑惑。遂喚來廚子問訊。
誰知這位廚子言說其乃出自孔先聖家中,此菜意為孔府輩輩做官,代代上朝。”
“嗯,好名字。太祖、太宗皆對孔子禮遇有加,父皇也曾親往孔廟祭拜。先後加諡其為‘玄聖文宣王、‘至聖文宣王’。
頒孔廟桓圭一,加冕九旒,服九章,從上公製。看來,朕也當為孔家做些什麼了。”
呂夷簡聞言,見時機已到,近前一步道:
“官家,以微臣愚見,何不以孔家菜來慶賀小皇子降生呢?想必其得聖人庇佑,未來定是一位賢德之君。”
此話算是講到仁宗心坎裡去了,少不得誇讚呂夷簡豁達大度、不計前嫌之類的言語。
隨即瞅了瞅王曾板著的麵孔問道:
“不知王相對呂相之建議可有何異義?”
王曾正在納悶,這呂夷簡一向與孔子四十五代孫孔道輔孔大人不睦,今日如何竟為孔家菜做起宣傳來?當真是匪夷所思。
正反複琢磨其中是否有何陰謀時,忽聞仁宗問話,遂躬身答道:
“據說孔家為了迎接宮中聖駕及接待各級官員、騷人墨客到訪,宴飲極其頻繁。
故而菜品遵循先祖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說,也非常講究。
況孔家菜以蘊藏聖人之教聞名,如能將其推而廣之,確是至功一件。”
“看來王相之言倒是發自肺腑,也是這段時日以來,二位宰輔鮮有的和諧一致。
好,皇子誕生日,舉國歡慶,便命清風樓入宮烹製孔家菜。”
“官家,經夏廚師這些年來潛心研究,已將孔家菜品收集整理,製成一冊《孔家菜譜》。
清風樓楊掌櫃的願意將此本菜譜上交朝廷,令孔家菜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