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所以真的不能讓這些孩子在村裡亂晃了,適齡的通通都得送去學校讀書。”顧德山氣倒是不氣,隻是覺得心疼而已,而後就是擔心,這段時間顧小寶他們每天都會上山,誰知道還會不會有盜獵者的同夥潛伏在山上。
想想都讓人覺得挺害怕的。
顧家村的位置就在半山腰,是真的沒辦法躲開這些事兒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這些孩子都拘著,好好讀書。
原本他們已經跟學校那邊談好了,送村裡大一些的孩子去,每個月給些錢。現在如果真的要大批量安排適齡的孩子,恐怕還不行,顧德山想了想,有個想法在心裡漸漸成形。
夜裡,他跟董美華商量,“我是這麼想的,現在還不到農忙的時候,村裡頭的人也有空,我們捐點錢,讓村長出一些,就在咱們家到村裡的這段路中間那塊空地上起兩間屋子當學校得了。至於教書的老師,我再來想辦法。”
反正過了七月,董美華就要到鎮上去待產了,童媽媽給找的房子,就在童敏家的隔壁。顧德山給了十塊錢,借住兩個月,臨產前在醫院,等出院了當然就是回家了。
雙胞胎一般都容易早產,他聽醫生說,很多七個多月就生了,顧德山不確定董美華肚子裡的孩子能撐多久,所以先租了兩個月。到時候,董老娘當然也會跟著一起去照顧她,加上顧小寶,一家四口也能住得下。
顧德山想著,村裡如果有學校的話,就是小寶這個年紀也能入學了,就在自家門口,也不怕出什麼問題。而且,這會兒敲定了動工,等到農忙一過,新學期開始了正正好好能安排大家統一入學。
一想到顧家村要有個自己的小學,顧德山就挺興奮的
“你要是能給安排好老師的話,我當然是支持的”村長抽著旱煙,蹲在門口,跟離自己有點遠的顧德山說道“村裡頭讀過書的人沒幾個,能當老師的更是沒有。”這個是非常現實的問題,沒有老師,一起都是空談。
顧德山嘿嘿一笑,“我倒是有個想法,就是不值得你敢不敢要而已。”他小聲跟村長提起自己最近了解到的事兒,“童明說了,如果我們敢要的話,他就跟他叔叔提,讓他安排倆人過來。反正咱們這兒窮山僻壤的,也不怕什麼。”
前段時間鬨得沸沸揚揚,眼看著大城市裡的氣氛不太對了,童明的表叔認識的好些有先見的都在找門路。童表叔反正是能幫著安排的都安排了,剩下一些並不適合長途跋涉的人,又不敢繼續在城市裡呆著的知識分子,就想到了侄兒童明所在的鎮子。
因為靠山的緣故,地理位置上並不多優越,但的的確確是附近最大的鎮子,跟市裡麵關係也挺好的,馬上還有廠子要進駐了呢。
有些情況嚴重些的,送到附近的村落裡去,隱姓埋名住下來也是好的。雖然農村人靠種地生活,比不上有正式工作的要輕鬆,可搬到這邊來,日子相對來說會好過很多,至少那種心理上的折磨是完全不會有的。
顧德山覺得,扒拉倆到他們村裡當老師,估摸著也是能行的。
不過這話他就沒跟村長漏底,畢竟這事還沒確定下來呢。他看著村長的樣子,似乎並不太反對,便繼續說道“我保證,一定都打聽清楚了,品性端正為人正派的才考慮。如果真要是這些人都不適合的話,我再想想其他辦法。”
顧德山不如村長悲觀,先把人拉來,等到了之後,該怎麼安排還不是看他們的意思。這人有問題的話,多盯著點兒,總能看得出來。就他們村這麼多人呢,還怕看不住村裡的這些娃娃不成嘛。到時候最好就是再找幾個有基礎的,機靈的,學成了,以後就算人家要走,他們自己也不抓瞎。
他隱約是聽童明他話裡話外提過,大城市裡連續兩三年的畢業生擠在一起,安排不了這麼多崗位,所以這些人都堵著,才鬨出事端。
更深層次的道理他也不懂,反正就是除了這些人之外,之後還會有很多的年輕人支援他們農村建設。如果不能拉來幾個知識分子,那之後還會有支援的人呢。
童明也跟他說了些最近的形勢問題,他表叔是部隊裡退伍回來的,五湖四海的戰友不老少了,門路也廣,倒是不怕有什麼問題。但是他這個崗位可能會有變動,畢竟鎮上的這些工作崗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他要想穩穩轉正,估計有得磨。
而隨著其他幾個廠子入駐他們鎮上,也會引發一些新的變革,火柴廠那邊的活不一定穩當,但伴隨而來的當然也還有新機會。
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了。
“行吧,我先張羅著,反正曬穀場那邊現在也是太擠了,前些天有幾個村長找我打聽消息,還是要低調些的好。既然是村裡的建設,就不要你的錢了,村裡頭出錢,大家出力,多劃出來兩間屋子,到時候還能當庫房用。”村長直接拍板了。
這兩間庫房估摸著也空不下來,先是糊好火柴盒需要晾乾了才能裝箱送走,以往這一步都是在曬穀場那邊完成。可等秋收了,光是糧食都得堆滿屋子,都是不能見水的東西,要是潮了可就都毀了,不得用房子裝著。
再則就是現在如火如荼的菌菇包,那些蘑菇也不是每天都能有,供銷社也並不是多多都要,所以有備無患的做法就是有多少采多少回來,曬乾後裝了放好,等需要的時候再裝包送到供銷社去。而這些東西,都是需要陰涼乾燥的地方存儲的,有個庫房,可真的是太頂用了。
顧德山拿到的錢多了,那麼也就意味著村裡頭收到的錢也同樣是多了的。加上源源不斷的變現的並沒有多少成本的菌菇包,要不是還在攢著錢準備修路,村長都不愁這點房子蓋不起來的。
再說了,這是村裡頭的資產,村人們共同出力,他頂多就是出點糧食,出點材料費用而已。
這不,顧德山去鎮上找童明商量,村長就到幾個族老家裡去坐了,商量這事兒的可行性。總得先讓德高望重的人拍板了,再跟村裡頭的人說說。而村裡頭的人大約也習慣了這種模式,一般來說,村長開會公布的決定,甚少有人堅決反對的。
即使心中有怨言,大多也不敢放到明麵上說,因為無數次的事實證明,他們做出的決定都是最正確的。
顧小寶被董美華拘在家裡,也不閒著,拿著自己的小鋤頭在自家的菜園子裡忙活。之前種下去的人參已經長到食指粗細,因為有靈陣的加持,總覺得超速生長中。顧小寶考慮要不要把這些人參移植到自己的芥子空間裡去,又怕到時候拿出來會引來麻煩。
董美華規劃得很好,家裡一共就三壟地,分成六個區域,一塊兒是顧小寶的人參以及他從山上帶回來的奇奇怪怪的各種藥材,一塊是冬儲的菜,比如大白菜和蘿卜,分兩批種下,然後醃製了,一年的酸菜鹹菜蘿卜條兒可就都有了。
剩下的除了兩塊種了油菜籽,其他的都是零零碎碎的各式各樣蔬菜。今年她四月裡種下去兩顆豆莢,不知道是不是靠著顧小寶的人參地了,可愛開花結豆子了,長長的豆角掛滿枝條,隻這麼兩顆,就長出來一大片,而且生生不息,隔三岔五就能湊著炒一盤,吃都吃不完。
董美華曬了好些豆角條,等著冬天燉肉。
夏天的菜蔬豐盛得很,餐桌上就沒有空著的時候,黃瓜番茄換著來當涼菜,隨意在菜地裡一薅,一把青菜就到手了,隨便焯水加點兒料油,又是一盤菜。肉雖然少,可家裡的雞下蛋勤快,三隻母雞呢,每天吃倆,還能攢一個,留著董美華到時候坐月子吃。
董老娘有自己的特殊記憶方法,每次總能找到最先存下來的蛋,先吃了,再把新鮮的存下來。就這麼攢了一簍子,全是家生的且非常新鮮個大的雞蛋。
顧小寶在菜與菜的間隙中撬了撬,鬆土準備套種點兒蘿卜。這還是他跟顧珊珊他們學的,說是套種能收獲更多,而且因為高矮不一,並不會互相影響。董美華去上工了,董老娘根本也不管孩子到底會不會毀了家裡的菜地,反正是放任不管的。
村裡這麼些孩子,也不隻是顧小寶被揪住拘在家裡,顧大壯還挨了他爹好一頓胖揍。這事兒可不是開玩笑,他時常會帶孩子上山開眼界,在有大人看管著的時候曆練當然是好的。可作為長子,這麼逞能,不打也是不行的。
顧二壯帶著自己已經磨到十分圓滑的幾個小石子來找顧小寶玩耍的時候,提起這事兒還是膽顫心驚的。他哥多厲害的一個人啊,被他爹揍得嗷嗷叫,撕心裂肺的,比殺豬還慘烈呢。家裡的孩子都變了臉色,這陣子個個都乖得像鵪鶉一樣。
沒了顧小寶領頭,顧大壯護法,其他人自然也是都不敢亂來的,村裡頭也開始有了各種各樣的動靜。原本因為孩子上山靜悄悄各乾各的活兒,這下可好,不一會兒就能聽到罵孩子打孩子的動靜。
一群熊孩子,沒地方發泄精力,自然就是在村裡頭溜貓逗狗,討嫌得很。
還不知道馬上就要結束這美好生活被拘著在學校裡學習的顧二壯跟顧小寶展望未來,“就盼著大家快點忘記這個事兒,然後我們才能繼續上山。菊花嬸可是說了,山上好些果子都熟了呢”顧二壯一想到山上的那些果子都熟了也沒辦法摘回家來,心疼死了。
他隔壁家的菊花嬸和他娘都是上山采蘑菇的好手,不過因為是正經能拿工分的活兒,大家也自然不會兼顧著乾其他事兒。那麼些野果子,帶回家也就是哄哄孩子而已,說不得還得貼些糖進去給熬成果醬呢,巴不得他們什麼都不知道,更彆提給他們摘些回來了。
顧小寶一邊乾活一邊聽著顧二壯絮叨,也不多把他的話放在心上。他不愛野果子,最近就想著好好把家裡的菜地整好,還有家附近的果子樹,蜂巢等等,能收的都收了,不能收的要好好歸置。馬上就要去鎮上住了,他怕好長時間都沒空打理這些呢
至於芥子空間的東西,到了鎮上,自然有大把的時間好好處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