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又扯下內衣白襯,鋪在地上以手蘸血,一揮而就。
趙桓和殿中眾臣看著李綱手中高舉的血書,境界駭然,一時無人出聲。
內侍將血書呈給趙桓,上麵的字跡甚至還在暈染。
李綱跪在原地,高喊血書內容。
“其一,正己以收人心!”
“其二,聽言以收士用?!”
“其三,蓄財穀以足軍儲?!”
“其四,審號令以尊國勢!”
“其五,施惠澤以弭民怨?!”
“此為《禦戎五策》,陛下若能納諫,汴梁定保無虞,大宋定能中興!”
言畢,李綱一邊流淚一邊磕頭。
老趙家耳朵根子軟是遺傳,趙桓心下也有些感動,便又稍稍安定了些,顫著聲音說道:“朕今接受卿的請求留下來,治兵禦敵之事,由你全權負責,萬萬不可稍有疏忽!”
隨即下詔禦駕親征,並任命李綱為尚書右丞,全權負責汴梁防務。
說是禦駕親征,其實就是不逃跑而已,老趙家除了開頭的兩位,就沒有敢上戰場的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這趙老二還來了個臨陣脫逃,落了個“高梁河車神”的千古雅號......
趙桓比他那位先人差得還遠,當天晚上就又變卦了。
宰相白時中、李邦彥根本沒有死心,連夜進宮再勸,這位欽宗皇帝很快決定天一亮就動身出城。
第二天早上,忙了一夜的李綱上朝途徑午門,看見禁衛軍整裝待發,皇上的乘輿也準備好了,便知道官家又改了主意。
於是大聲質問禁衛軍:“你等究竟是願意留下守衛宗廟社稷,還是願意隨皇上逃跑?”
這些平日裡隻是樣子貨的禁衛軍聞言,表現得要比大宋皇帝和重臣有血性的多,齊聲答道:“我等父母妻子都在這裡,願死守京城!”
李綱熱淚盈眶,當即進宮堵住趙桓,半勸半逼道:“陛下已答應留下,怎麼忽然又要啟程?!”
“六軍父母妻子都在汴梁,人人願以死守城。陛下強迫他們護駕出走,萬一中途四散回都,誰來保衛陛下?!”
“況且金兵已經很近,探知乘輿尚未走遠,用健馬快追,怎麼抵擋得住?!”
軟耳根趙桓一聽,的確是這麼個理兒,便又下令召回皇後。
為了穩定汴梁人心,也為了斷絕所有人的逃跑之心,李綱立即曉諭全城軍民:“聖上主意已定,決心守城,敢有再說離開京師、擾亂人心者,斬!”
禁衛六軍一聽,立刻山呼萬歲,聲浪直衝天際!
......
鎮安坊。
半年之期早就過了,燕青和李師師卻沒有埋怨武從文。
在幫武家軍買糧的同時,武從文也把從北邊得到的情報送了一份給他們。
兩人不是不曉事的,明白這世上沒人是算無遺策的神仙,有所偏差在所難免,“大變”這不就來了嗎?!
可二人卻又有些猶豫了。
汴梁上下百萬軍民全都願意誓死堅守,自己難道要苟且偷生嗎?
有人問,這皇後都出不了城,燕青和李師師怎麼有機會?這不是被逼無奈的嗎?
那就“嗬嗬”了!
李綱和趙桓管得了彆個,卻唯獨管不了一人太上皇趙佶!
咱們這位徽宗皇帝也是個“有情有義”的,臨了還沒忘記相好的李師師,想要把美人兒一起帶走。
喜歡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請大家收藏:()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