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鎮汴梁的潘金蓮一直在等這份名單。
從燕王妃到皇後的身份轉變,讓她看問題的角度立刻發生了轉變。
之前還是趙家天下,潘金蓮最重視的是自家夫君的安全和地位穩固,如今卻要更多考慮朝政運轉。
武從文之前的登基大典辦得極為簡單,也沒有例行的大赦天下,所以汴梁謀逆案的審理其實一直都沒停,牽扯的各級官員每天都在增加。
如今很多政事都已陷入停滯,各級官署快沒人了啊!
綜合了秦檜秘奏、史家投名狀和錦衣衛多年情報積累的名單,九月十五送抵汴梁,謀逆案九月十六宣布結案,大批被無辜攀咬的官員無罪獲釋。
次日,皇後潘金蓮下懿旨,所有定罪官員即刻斬首、並誅族。
一時間,汴梁西門墓園外再次血流成河,隻是這一次被砍下的上萬顆大小頭顱,沒像曾經的女真人那樣被壘成京觀。
......
張仲熊看著眼窩深陷、瘦骨嶙峋的父親,神情卻是欣喜異常。
這幾個月來,張府上下可謂度日如年,生怕下一刻就有大隊兵丁破門而入。
張仲熊不是沒想過去找武從文求情。
他相信以陛下一貫表現出的對有功將士的厚待,一定會看在哥哥為國戰死的份上,對自己父親網開一麵,至少也能下令重審。
可惜好容易盼到武從文還朝,這貨居然連城門都沒進,就開始了一係列讓人目不暇接的騷操作。
獻俘祭天、大婚、登基,一樁樁哪件不是潑天的大事,他要是敢在那個時候去給陛下找麻煩,是嫌自己父親死的不夠快嗎?
張仲熊心裡還有一個指望,那就是覺得陛下一定會大赦天下。
但凡新君繼位,這都是慣例,雖然謀逆大罪通常不在大赦之列,可這次是改朝換代啊,說不定會例外呢?
結果一直心心念念的張仲熊,沒等到大赦天下的喜訊,卻等來了陛下剛登基就攜長公主......不,現在應該叫貴妃了,就攜貴妃趙福金離京巡視西北的消息。
從宮中傳出的消息,陛下回京後從未對謀逆大案提及過隻言片語,擺明了要一如從前,全權交由皇後處置。
至於皇後潘金蓮,張仲熊從沒想過去求。
一是根本沒有機會。
畢竟男女有彆,像張家這種非梁山係的外人,根本就沒機會見到皇後。
要是自己父親在,或許還有麵子求個機會,可這次就是要救他老人家啊......
二是他聽人說,柳謙益和楊嗣業兩位大人早就因為替一些犯官求情,都被皇後罵了個狗血淋頭。
形勢還不夠明白嗎?
皇後絕對是個狠人,就是要趕儘殺絕,絕不給新皇留下任何一絲隱患!
想明白這一點兒,張仲熊算是徹底絕望了,甚至瞞著母親偷偷為父親定了一口棺材。
結果,事情的發展再次出乎了他的預料,謀逆大案依然還在審理中,根本看不到一點點要結案的跡象。
張仲熊雖然沒有對任何人說過,其實心裡已經開始琢磨要不要再多訂幾口棺材了。
之所以沒有實施,是因為他突然想到,都他媽滿門抄斬了,還要個雞毛的棺材啊?有誰會給自己一家子叛逆收屍?
最後,張仲熊發現自己又他媽猜錯了,父親毫無預兆的就被宣布無罪,然後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回到了家中。
至於掉的那些份量,純就是夥食不好餓的......
聽完自己兒子講述這段時間,那堪稱跌宕起伏的心路曆程,張叔夜久久無語,半晌後才憋出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