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從今夜之布局來看,江瑞生是極聰明、極嚴謹、極周密的。
為了最大程度地削弱司徒喬溪的實力,江瑞生先是派出心腹扮做船家,在船中點了無色無味的迷香,行船時又指使心腹在司徒喬溪酌飲的茶中下了鬆骨散;他從投誠屬下口中得知司徒喬溪視力不佳,所以找了一個滿是崎嶇多樹的山頂,作為決戰地點;為了動搖司徒喬溪的心緒,江瑞生在對戰時故意多次提起司徒喬溪已經戰死的兒子司徒象天,並多次通過不經意的言語,讓司徒喬溪知道整個極樂豐都已經是他江瑞生的天下。
儘管一係列動作收效甚微,但他還是做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江瑞生為了複仇,恰恰是肯積跬步之人。
江瑞生在機械地操控金剛傀儡補位進位、對司徒喬溪瘋狂展開進攻之時,他的神思,飄落到江湖上百年來一個不成文的說法。
‘以下對上,以倍擊之,則有望成勝。
相傳,這話是百年前曹魏尚書令陳群在分定江湖三品十二境後,五子良將之首張遼張字文遠對陳群所說,張遼作為三國時期威震天下且境界高深的名將,他的話極具說服力,後來,這句話被張遼的侍衛在無意間傳出,從此流入江湖,引為箴言。
這十二個字解釋過來的意思並不晦澀,大體便是想戰勝境界比自己高一級的對手,至少得找一個和自己同境界的人一起與他戰鬥,這樣才有勝利的希望。
也就是說,兩名驅鳥境界的武夫差不多能與一名破風境界的武夫戰平,兩破風境界的武夫能與一名撼樹境界的武夫戰平,兩名撼樹境界的武夫能與一名倒馬境界的武夫戰平,兩名倒馬境界的武夫能與一名卸甲境界的武夫戰平,兩名卸甲境界的武夫能與一推碑戰平,兩名推碑境界的武夫能與一名破城境界的武夫戰平,兩名破城境界的武夫能與一名致物境界的武夫戰平,兩名致物境界的武夫能與一名長生境界的武夫戰平,兩名長生境界的武夫能與一境界天動境界的武夫戰平,兩名天動境界的武夫能與一名禦術境界的武夫戰平,兩名禦術境界的武夫大體能與通玄聖人戰平。
如此兩兩相推計算,雖然忽略了生而為人各有不同的差異性,也忽略了一些特殊人群所能跨境殺人的現象,不夠精準,也有失偏頗,卻也大體闡述了境界差距和相互廝殺的基本原則。
那就是下對上,二對一!
如此推測驅鳥境界的武夫如果想戰勝通玄聖人,至少要兩千零四十八人才夠。
僅從數據來看,大多數人所吹捧的上境武夫萬人敵,不過是胡吹亂嗙,略有些言過其實了,但是,如果真的到了戰場上,一名通玄聖人所能給軍隊帶來的振奮,絕不是單單一組數據可以與之比擬的。
書歸正傳。
江瑞生是一個篤信理論之人,前年在伏靈山上,江瑞生之所以要等到死士申死後才下山,也正是出於此因。
當時,兩名斥虎死士加上喬妙卿和趙遙,四名破城境武人對江瑞生虎視眈眈,的確對自己構成了不小的威脅,一個不慎,便可能被四人圍攻落敗。
想到這兒,江瑞生輕輕地搖了搖頭哎!伏靈山那一仗終究是敗了,敗在了大意輕敵,若當時自己真的在老趙遙的壽宴上取下劉懿項上人頭,想必自己如今已經順利成為江氏一族的執牛耳者了吧。
如今這副半人不鬼的模樣,完全是自己當初作繭自縛,蒼天亦不可憐之!
江瑞生旋即注視場中,嘴角微微輕動不過看樣子,今天你司徒喬溪也應該敗在輕敵了吧!
說到此戰,江瑞生的想法很簡單八百具金剛傀儡是江瑞生唯一也是最後的底牌,你司徒喬溪必須把這八百具金剛傀儡
殺得乾乾淨淨,才能來挑戰我,繼而取我精髓,否則,你想都不要想。
江瑞生瞪大眼睛凝視戰場,他氣沉丹田,十根手指不斷律動,像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精準地調動著傀儡們源源不斷地殺向司徒喬溪。
司徒喬溪依靠獨特功法活了幾百年,見證了王朝興衰和滄海桑田的他,已近妖人,可謂老而彌堅,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大場麵他沒見過?
麵對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的金剛傀儡,司徒喬溪絲毫不驚,以上境之人的超然姿態,雙手齊動,左手一出如瀑布傾瀉,右手再出如洪水倒流,金剛傀儡們躲無可躲,避不可避,瞬間就有十幾名金剛傀儡被悉數當場絞殺,全部化作一團團粉塵,隨風消散在銀月浮雲之下。
場麵看似向江瑞生一邊倒,實則勝利的天平,仍然牢牢掌握在司徒喬溪手中。
按照江瑞生的理論推斷,對付一個司徒喬溪,三十二名卸甲境的武夫就能與司徒喬溪戰至平手,乾掉一個司徒喬溪,連四分之一的金剛傀儡都用不上。
但是,實踐才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隨著戰事焦灼,江瑞生看到司徒喬溪肆意遊走在金剛傀儡之間,如弄嬰兒一般自如,他的表情,逐漸嚴肅了起來。
金剛傀儡本就司徒喬溪所創,自然對其弱點甚為了解。再加上金剛傀儡自身神智不高,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其保留生前的戰鬥技巧也已經所剩不多,僅剩一副強悍的體魄,打起架來自然有些差強人意。
這些,可就不是簡簡單單的數據所能說得清楚了。
再看司徒喬溪,他手中的兩撮陽火剛烈迅猛,霸道異常,身體勢逾風電,專找金剛傀儡的頭部和頸部下手,心念收放自如,一招一式、一幌一飄、一舉一落,便打得兩三具金剛傀儡倒地不起,從身體中冒出一縷幽藍後,徹底死去。
不,是再次死去!
盞茶之間,已有近百道幽藍光亮從金剛傀儡身體裡冒出,而這,卻隻換來司徒喬溪的微微喘息,其實力之強橫,令人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