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崇禎為什麼不信自己搞出來的證據?
他不是不信,而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朝堂上下都是城府極深的老狐狸。
如果在這個時候暴露內心的真實想法,反而會引起那些老狐狸的警惕。
所以正確的辦法是欲擒故縱。
先表態自己不信證據,給人一副袒護衍聖公的假象。
如果六部九卿沒有像他一樣袒護衍聖公,崇禎就可以借六部九卿的刀殺人。
如果六部九卿也選擇袒護衍聖公,崇禎就要想另做規劃了。
麵對李若璉的詢問,崇禎沒有和他解釋,而是將他召至近前低聲吩咐:“鎮撫司接下來有兩件事要做。”
“請陛下吩咐。”
“首先是崇禎十七年邸報,最近不要發表任何與衍聖公有關的言論。另外嚴查城中散播衍聖公通敵資敵言論的人,就說這是謠言,一經查處立刻把人關進順天府的大牢。”
李若璉心裡雖然充滿了疑惑,但還是毫不猶豫地應了下來。
錦衣衛是皇帝的人。
給皇帝辦事,不該問的不問。
這是規矩。
“李若璉,”崇禎頓了頓,“抓的人越多,談論這件事的人也就越多,這個話題持續的時間也就越長,對不對?”
李若璉想了想,點頭道:“陛下說的沒錯。”
衍聖公通敵資敵的消息傳出去後,絕對會成為京師第一話題。
上至王公貴胄,下至販夫走卒都會談論此事。
畢竟這件事的性質太惡劣了。
官府和朝廷越不讓百姓們談論,百姓們越要談。
因為這是民意,不可阻擋的民意。
就像彈簧一樣,向下壓的越狠,反彈的力量就越大。
崇禎的目的是把這件事搞大,越大越好。
所以他要在第一時間用強硬手段壓製話題的傳播,製造反彈的力量。
“接下來是第二件事,”崇禎眯起了眼睛。
李若璉知道,崇禎要殺人了。
他每次殺人前都會眯眼睛,這是慣例。
崇禎慢悠悠的說道:“等抓的人足夠多時,順天府的大牢就裝不下了,嚴查散播衍聖公通敵資敵言論的事也就隻能暫時停止。不出意外的話,這個話題很快就會席卷京師。”
“到時候會出現兩撥人,一波支持衍聖公,另一波反對!”
“接下來要聯合那些被捕人的家屬,讓他們聯名請求官府放人。”
第(1/3)頁
第(2/3)頁
“順天府那邊肯定不敢做主,因為這些人是鎮撫司抓的,隻是暫時放在順天府的大牢裡,他們無權處理。所以他們會詢問鎮撫司的意見,你要做到不管不聞不問,任由事態惡化。”
“臣遵旨。”李若璉施禮後轉身離開。
大殿內很快隻剩下崇禎自己一人。
此時天色已經徹底黑了下來。
他既沒有吃晚飯的打算,也沒有去後宮玩耍的想法。
而是獨自一人待在乾清宮裡思考這次的倒孔計劃還有沒有紕漏。
是的。
他不僅要殺了衍聖公,還要完成倒孔大業!
當然了。
這裡的倒孔不是打倒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思想。
不是崇禎不想廢儒學,而是不能。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的思想便成了主流思想。
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
到了明代時,儒家思想已經在全天下讀書人的心裡形成了堅固的烙印。
如果崇禎真的要廢儒學,恐怕全天下的學子都會和他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