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日子過的不寬裕,李雪梅也漸漸受他們爺倆的傳染,學會了精打細算。
李雪梅建議道:“你不如問問外麵的糧價,要是價錢合適,也不用非等到秋收,現在就提前收些糧食回來,各家的存糧應該也不多了,大家分一分,那糧袋不就能剩下。”
閆玉豎起大拇指,“娘!你這法子太好了!哈哈,省到就是賺!”
雖說田大老爺給他們分了三個月的口糧,可誰會嫌家裡的糧食多呢。
關州到底不同於他們的家鄉,這裡可是一直被叫作——苦寒之地。
冬天冷,關州人都有貓冬的習慣,整個冬天幾乎就荒廢了,啥也不能乾。
所以他們按照以前的習慣,秋收買糧,未必能等到一個好價錢。
換了是她,一定會在秋收的時候囤積足夠過冬的糧食。
想來現在買,和晚些時候買,糧價不會有太大的波動。
關州一年隻種一季,又有那麼多的災民突然湧入……
閆玉心裡咯噔咯噔。
壞了,他們之前沒有想到。
也是大老爺一下子給了他們那麼多口糧弄的,讓所有人都沒了缺糧的緊迫感。
“得讓大哥哥找村長爺爺和族老們說說。”閆玉道。
李雪梅想了想,道:“上回不是還換了一張大漁網,也趁機問問,有沒有人會用,我看那河裡的魚不少,擠一擠時間,多網些魚上來,現吃或者曬成魚乾儲存都行,吃食永遠都不嫌多。”
“對!得先保證咱自己不餓肚子,才有力氣幫助彆人。”閆玉道:“采藥是能賺錢,可就怕有錢也買不到糧食,到什麼時候,都是吃的最重要!”
這是一個吃貨無法被撼動的認知。
閆向恒近來都和村裡人結伴往山中去。
上午采藥,中午回來吃飯,下午做一些家裡的活,再將功課板板正正的擺上,寫上一寫。
以前讀過的書,他也在溫習重讀。
突然發現,熟悉的文章,似乎蘊含了不一樣,或者說更深刻的道理。
聖人之言,流傳至今,無一字一言空論,字字珠璣。
每隔一段時間誦讀,皆有不同的感悟。
以前類似的感受,都是他年齡漸長,回望有感。
可近些時日,他屢有所悟,漸漸也能明白爹口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的道理。
閆向恒每日讀書的時間都在不自覺的延長,這種文思誌趣的快樂,不足外人道也。
趕在午時下山,他快步往家走。
今日他們找到一處不錯的地方,挖到了許多野薑。
他知道,容嬤嬤手藝很好,用料也足,他家挖到的野薑一向是不送去炮製的,都是自家留著——吃。
是以,今日他歸來的比平時晚些,腹內早已打鼓。
還不等進院子,閆向恒就看到了蹲在門口的小二。
“小二,你乾嗎呢?”他好奇的問道。
他家小二很少有停下來的時候,她精力充沛,總是跑來跑去,忙個不停。
小小的人,操心倒是不少。
“大哥,我等你呢!有事找你說。”閆玉忙站起來,圍著他轉悠,探頭去看他放下來的筐。
“哇!你挖了這麼多藥回來!大哥,你這筐子太沉了吧,下次還是不要裝這麼多,再將個子壓回去,咱家人的個子本來就不高,你看大伯,再看我爹,你現在長得就很好,很有可能會超過他們,所以大哥,你一定要多吃飯,也不能太勞累,咱家能不能出一個大個子,就看你啦!”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