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現場的和不在現場的人在聽完陸辰彈奏完《克羅地亞狂想曲》之後都被深深的震撼住了。
一首優秀的樂曲,絕對會讓聽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即便是外行人,他們對鋼琴曲的結構,曲式和演奏技巧可能都不甚了解。
但是在陸辰演奏的這首《克羅地亞狂想曲》之中。
他們看到了滿地瘡痍,哀鴻遍野和生離死彆的悲慘場景。
他們聽到了炮火的轟鳴,房屋的傾倒以及人民的哀鳴和怒吼。
緊張,無奈,悲傷,憤怒,不屈,希望……
多種複雜的情感也隨著樂曲的進行在他們心中不斷變幻。
而在內行人心中,他們對陸辰除了折服,還有膜拜……
樂曲所傳達的各種情感他們比起彆人感受隻會更加深刻。
從專業的角度出發,他們看到的東西,也比彆人更加全麵一些……
此曲曲式結構嚴謹,節奏明快。
各種升降大調,大小樂段回旋以及和聲小調等等的穿插運用,讓整首曲子在緊密的同時又有豐富的層次感,在連貫統一的同時又能保持變化性。
而陸辰在演奏過程中展現出的完美技術控製力,強大的音樂詮釋力和獨特的舞台表現力,則是給人們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享受。
他們感歎著陸辰對演奏力度,速度,節奏的把控精準到了極致。
陸辰通過快速的音節跑動,強烈的和弦敲擊,觸鍵的強弱結合,豐富的肢體語言……
讓聽眾更加直觀的感受了到陸辰想要通過樂曲想要傳達的情感。
但是讓這些人最驚訝的是。
陸辰直接顛覆了人們對古典音樂的固有印象,打破了傳統古典音樂的束縛。
他大膽地將古典音樂和現代流行音樂的元素融合。
這樣既保留了樂曲的嚴謹邏輯和優美旋律,同時又增強了音樂新鮮感和豐富性,讓這首《克羅地亞狂想曲》的受眾群體變得更廣了。
這首曲子將戰爭的殘酷,對戰爭的不屈抗爭,對和平的希冀,對未來的信心……展現的淋漓儘致!
如果說此前的《鐘》是陸辰的炫技之作的話,那麼陸辰這次《克羅地亞狂想曲》的彈奏表演則是集演奏技巧,情感表達和思想深度於一身的極具藝術魅力和內涵的璀璨精品。
和《克羅地亞狂想曲》一比,麥克斯的《米國頌歌》立馬黯淡無光,色彩全無。
麥克斯演奏前的長篇大論,此刻已經成為了他此番和陸辰比拚落敗的最強佐證。
他的作品還要通過提前解說來讓聽眾感受樂曲要表達的情感。
而陸辰的作品,無須多言,直接讓聽眾在音樂中感受到了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
演奏的技巧和表現,曲子的音樂性和藝術性以及現場的反饋……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麥克斯完敗!
同時,還有一個點讓觀眾們感到十分的神奇。
如果不是知道鋼琴曲創作難度有多大,陸辰和麥克斯是提前帶著新曲目來參加交流會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