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有東西二山,峰頂各一池,左右相稱,形似天目,故此得名。
史道長一邊走一邊給他講述,“昔祖天師誕生於此。此間數百裡乃是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三十四天蓋滌玄天。”
“師父你帶我來這是為了追尋祖天師足跡麼?”張小峰問道。
“非也,此來目的有二,其一為山頂二池。”史道長索性停下來,找了個歇腳的地方,和張小峰慢慢說。
“相傳昭明太子在山上分經,勞累過度,雙眼不能視物,後來在二池以泉水洗目,一泉洗左眼明,一泉洗右眼明。便流傳此二泉能去眼疾,複清明。”
“其實這兩山乃是浙東地氣凝聚之點,氣凝成水,生化於頂池。天目西山乃是浙東諸山之來龍,為陰陽二氣之發穴。”
“汲取水精濯眼可明辨陰陽,堪破虛妄。”
“基本上山川龍脈都有地氣顯化,有些顯化在山巔,有些在山腹暗湖。有些在山澗池底。相傳在遼東極寒處,有北龍脈所顯化天池,廣闊浩瀚,深不見底。”
“其二,此洞天占地極廣,非一家之地,可以在此苦修,助你一舉入玄境!”
張小峰這才明白師父為何不等過完年再出來,失去了茅山庇佑,自己的難關隻能靠師徒自己,時間便愈發緊迫。
過去一年半,自己小有進步,但想活命,卻還差得遠。
隻得走遍華夏大地,求一線機緣巧合。
順著天目溪南下,很快便見著左右兩邊各有一座對峙的山峰。
史道長決定先去左邊這東天目山。想要到主峰仙人頂,得翻過幾道山梁。俗話說望山跑死馬,師徒到達主峰山腳下已經臨近日暮。
張小峰問師父要不要在山下過宿,史道長搖搖頭,必須要趕到山上才能休息。
張小峰便不再多問,跟在師父後麵,夜登東天目。
風聲淒夜寒,月影含冰霜。
年少不辭苦,問道唯自強。
自山南曲折而上,路上不時能聽到激蕩的水聲,月色下的瀑布,真如九天銀漢落下,飛瀑倒垂,驚濤怒起。此刻無暇停留,繼續向上而行。
直到抬頭不見山峰,隻見啟明高懸東方。師徒二人終於登上了大仙頂。山頂果然有一汪池水。池水麵積不大,如圓月之形,水清見底,池底遍布鵝卵石。
“還是趕上了,隻有在大寒和立春這個歲月更替的節氣中,晨昏相交之際,才能取水精。如果未能汲取,水精變化慢慢融入這池水當中,池水才有去疾複明的功效。
今日我們取了這水精,這一年二池中便隻是普通的水,直到明年才能恢複。
此刻,便是靜靜地等待日出的那一刻。
天色漸漸由暗轉明,天地相交之處,天空已經有了色彩,由青紫到橙紅。終於,光芒刺破清晨的薄霧,陰陽交替。
“就在此刻!需要在太陽完全升起前取到。”史道長在池邊望著池底,在慢慢尋找。
張小峰也望向池底,並不見有何異常。
突然見史道長伸手探入水中。離開水麵之時,發現史道長手中多了一枚圓圓的透明物體。
“師父,這便是水精麼?”
史道長還上手捏捏了,軟軟彈彈,“太陽升起之後,這東西外麵便是堅硬的一層。便也沒法用了。”
即刻將其搗爛,化成一攤透明的糊糊,敷在了張小峰的左眼之上,同時口中默念:
“清淨之水,日月華開。”
“中存北鬥,內映三台,”
“物稟一炁,神化無方,”
“以月洗身,以日鏈真,”
“邪魔鬼妖,無所遁形。”
“急急如律令。”
張小峰隻覺眼中一陣清涼,而後這感覺直通紫府,神魂也感覺到格外舒適,這果然是精華所凝,瞬間便消失了。
“師父,我能睜開了麼?”
“你且睜開看看!”
張小峰睜開雙眼,此刻太陽正好完全離開地麵。
初時不覺有何不同,適應之後,看對麵山頭,依然能看見每株草木的葉片,剛出來覓食的蟲兒也看的一清二楚。再看近處,百丈之外的一隻蟻蟲,須足畢現。
環視整個山脈,紫氣升騰,強弱分明。其中點點異色,便是山中各屬生靈。
“此乃陽眼,會隨著你修為的提升,能夠看的更遠更細。到太玄,恐怕可以遠觀百裡。”
這隻得一半,張小峰不免心癢難耐。問史道長,“師父,那我們馬上再去西天目麼?”
史道長正極目遠眺這朝陽下的山川雲海,並未聽到張小峰的話,自顧自的說道:“這紫氣東來,在日出之際,紫氣最為濃鬱,你可多吐納些,可以早幾日入玄境。”
張小峰見師父沒聽到,便湊近了又問一遍。史道長這才回過頭來。
“還得等上一個月,這水精隻有在月圓之夜的那個晚上才能孕育。”
“兩個節氣,隻有一個月圓之夜啊,哪能兼得呢”
“隻要大寒第一天是月圓之夜,立春最後一日也是月圓之夜,不就可以了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