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侄倆心情相當愉悅,甚至多借了幾個抽水機,當天中午,就把蝦塘裡的水抽的差不多了。
為了讓黃誌平舒心,黃雲天甚至自掏腰包,專門請了兩個幫手,過來幫黃誌平乾塘。
隨著一條接著一條的大鰵魚撈上來,蝦塘這邊的動靜越來越大,不少紅樹村的村民,也紛紛過來看熱鬨。
“彆說,這鰵魚是真的大啊!”
“一條魚差不多得十來斤吧,二十五一斤,一條魚可就三百塊呢!誌平今年看來又賺不少!”
“若不是去年趕上台風,估計賺的更多!”
村民站在蝦塘旁邊,看著黃誌平家的蝦塘裡不斷出魚,一個個也羨慕不已。
很多人都是搞養殖的,養殖前期可得抵墊不少成本呢,誰不想靠著養魚大賺特賺?
不過,他們也因為台風損失不少,但養殖的魚沒有鰵魚值錢,也就隻有羨慕的份了。
看著蝦塘邊一下來了這麼多人,黃雲天頓時一喜,衝著眾人道,
“鰵魚雖然貴,但養殖風險太大了。你瞧瞧我叔,去年投放了五千尾魚,如今活下來的可能都不到兩千。”
“但養殖生蠔就不同了,我們有專門的人負責指導,保證存活率高。所以啊,我叔就想把這魚賣了,跟我一起養殖生蠔。”
“鄉親們,大家若是信得過我,可以一起乾。但凡是在這個月跟我們公司合作的,生蠔種苗,一律免費提供哦!”
黃雲天之所以過來幫忙,就是想把叔叔黃誌平樹立成為紅樹村的典範,哪怕自己虧一點,若是能帶動大家跟著一起養殖生蠔,那也值了啊!
現在人多熱鬨,不正是宣傳生蠔養殖的絕佳時機嗎?
果然,這話一出,頓時引來了不少村民們的興趣。
“免費提供種苗?這個月可沒幾天了啊!”
“連黃誌平都乾塘了,看來這事靠譜!”
“生蠔確實不錯,哪怕自己吃也大補啊!”
黃誌平可是村裡數一數二的賺錢小能手,算賬方麵精明的一比,往年的黃誌平,可都是冬天的時候才乾塘,將效益達到最大,可如今,才五月份就要清塘,顯然是要跟著黃雲天養殖生蠔了。
連黃誌平都如此積極,看來這養殖生蠔,確實利潤不少啊。
“一共一萬一千斤,二十五一斤算,應該給你三十三萬!”
在眾人的注視下,那收購鰵魚的老板,把撈上來的魚獲統一稱重,最終給黃誌平結算了三十三萬塊。
這數字一出,又是引來一片震驚。
然而,黃誌平的臉上卻沒有太多的笑容。
他當初的計劃,五千尾魚能活兩千,都能大賺特賺,可今天一撈魚才發現,蝦塘裡滿打滿算,也才堪堪一千條魚。
彆看賣了三十三萬塊,但算上蝦塘的承包費、養魚各種設備的購買和維修,再加上需要天天投喂肉食,拋去這些成本,他也一共才賺了十幾萬。
若是那些魚不跑的話,說不定他賺的更多!
一想到自家的魚跑到了曹大鵬家的蝦塘,黃誌平就忍不住朝著曹大鵬那邊望去,卻見此時曹大鵬家的蝦塘,抽水也抽的差不多了。不少又肥又大的鰵魚,正不斷的蹦躂呢!
自家的十畝蝦塘,尚且賣了三十多萬,曹大鵬那邊,豈不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