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軒十分乾脆地跟中介簽訂了五年的租賃合同,交完錢拿了鑰匙,立即著手準備打掃房屋,搬家。
決堤在即,她是一分鐘都不想耽擱。
冷軒直接讓中介給介紹了一個家政團隊,以及一個裝修公司。
不砍價,唯一的要求就是立即進場乾活。
冷軒把冷媽送回棚戶區的家,讓冷媽跟冷爸一起打包行李物品,自己則帶著冷易來到新家盯著動工。
冷軒回來的時候,兩個團隊也已經到場。
家政團隊立即動手開始清理雜物,裝修公司量了窗戶的尺寸,同時盤點了屋頂瓦片缺失情況,大門小門全都需要更換,圍牆也需要重新修葺。
至於室內的櫃子、牆麵這些不急,暫時隻要修繕到能住人的程度就可以。
冷家老房子那邊的太陽能板和空調可以拆下來拿到新房使用,但太陽能板的麵積是不夠的,需要重新購置6片。
最後裝修公司給列出了一個價目表,跟冷軒估計的相差不大。
統共需要55萬。
另外冷軒還跟他們訂了一批磚頭,以及10袋水泥。
日後家裡要修葺魚池、豬圈、牛圈。
這些東西冷軒全都不打算讓外人知曉,因此準備自家人動手,隻不過趁著裝修把材料備齊,也省得日後購買的時候惹眼。
一個下午的時間,開荒團隊頂著小雨把整個廠房以及大院都清理了一遍,光垃圾雜物就拉出去兩卡車。
院子裡的雜草也都徹底清除,而且還十分專業地給噴了專門針對雜草、不傷害農作物的農藥。
家政公司也是十分疑惑,儘管這院子很大,但個人家種植蔬菜和糧食,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舉,出貨率太低。
老百姓自家種植跟基地的種植沒法比,基地全部采用機械作業,成本低,麵積大,即便出貨率低,但總體的收獲還是可觀的。
但這是人家自己的事,收了費,自然是雇主讓咋乾就咋乾。
裝修公司的活計是不可能在一天之內乾完的,但冷軒隻要求他們在今夜之前,把窗子和瓦片鋪好。
既然決定了搬家,那今晚就搬,省得住在棚戶區裡提心吊膽。
工人在這邊乾活,那邊冷媽已經指揮著老爸,開著電瓶車一車一車的往這邊拉東西了。
房子裡的東西有限,無非一些鍋碗瓢盆、糧食、菜乾、肉乾!
太陽能板、蓄電池,以及空調這個三件套是家裡最值錢的東西,專門為這三件跑了一趟。
祁煦家雖然已經許久沒有正經居住,但家裡的東西還是不少,他自己在大壩執勤,冷軒就自作主張,把他家的東西全都搬到了新房。
至於冷軒養的那些魚和蔬菜,起碼要等到乾活的工人都走了才能搬,在內城區,家裡有點糧食跟肉乾菜乾並不惹眼,而且像冷家這點家底,放在內城區也隻能算個貧困戶。
那些乾活的工人很是不解,這家人看起來窮嗖嗖的,為什麼要租這麼大個廠房?
疑惑歸疑惑,卻也沒人會開口詢問。
晚上八點,工人們終於完成了居住區瓦片和窗戶的安裝,冷媽開始在房間裡布置床鋪。
房間裡原來的床鋪都是十年前的,房子沒人養護,屋裡的家具全都發黴腐朽,白天的時候,冷軒就叫家政公司一起給扔出去了。
這會兒家徒四壁,現在去買床也已經來不及。
好在冷家人也都是吃過苦的,從原來的家裡拉了一車乾稻草來,在地上鋪了幾個床鋪就能睡覺。
這家工廠雖然地處偏僻,卻是通電的,空調一裝,晚上就可以用空調取暖。
因此這一夜應該也不會太難熬。
冷媽留在家裡,搭了個臨時鍋灶煮晚餐。
冷軒帶著老爸跟冷易開始運輸那些魚,新房子雖然沒有現成的水池子,但養了幾天,冷軒發現這些被淨化水泡過的魚生命力全都不錯,就用家中現成的容器勉強對付一個晚上。
廠房裡麵的自來水管道已經堵塞,好在院子裡還有一處水龍頭可以接到乾淨的水源。
要說搬到內城區,感受到最大的好處便是自來水和電。
僅僅一牆之隔,兩邊的生活仿佛隔著幾千年的差距。
晚上十一點,冷家人終於在新家安頓下來,這幾天的暴雨總是在夜間肆虐,越下越大。
沒有雷聲,沒有閃電,有的隻是無窮無儘、傾盆而下的暴雨。
安靜下來,冷軒才開始感覺到越來越嚴重的心慌,不知是因為換了地方不適應,還是真的有什麼事情要發生。
如果大壩決堤,就在今晚。
家人們全都在身邊,唯一一個在前線的人就是祁煦。
她給祁煦發去一條信息,“你那邊怎麼樣?”
沒有回應。
這讓冷軒更加心慌,急忙打開基地論壇查看,這一看才發現,大壩已經有好幾處被洪水衝垮,傭兵們此刻正拚了命地去堵那些缺口。
祁煦此時肯定也在其中。
得不到回應,冷軒就忍不住更加慌亂,把論壇裡麵的消息從頭翻到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