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驤軍聽令!”
“龍驤軍聽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靈武之地乃秦漢故土,叛賊吳元昊割地投敵,無君無父……”
……
“大行·聖昌皇帝有令,命羽林軍、龍驤軍,攜五萬郡兵,五萬良家子,起雄兵二十萬,討伐逆賊。”
……
洛陽,春雨時節。
伏牛山朦朧一片,好似蓋上了薄紗。
遠方的天空,打起幾個響雷,雨滴漸漸大了起來。
楚帝正式征討賀蘭山一帶,野狐灘之戰後,大楚也漸漸走上了精兵路線。
此次討伐,劉仁基為主帥,龍驤將軍為副帥,正兵有三萬四千人,郡兵良家子共十萬,總計不過十三萬餘人,對外號稱二十萬大軍。
比起大楚過去動輒就是二三十萬人馬,西征靈武這一戰,算是兵員極少的了。
伏牛山,龍驤軍大營,占地廣闊。
內中有校場、蓄水池、馬房,還有三處營地,說是小城池也不為過。
大楚的後營雖然不行,但龍驤軍有一萬多精兵,後營不乾自己還不能乾?
再說大楚底層,勤勤懇懇的人居多,龍驤將軍殺了幾個吸血蟲,吃食銀錢給足後,這幾千人的後營,自然就形成了作戰能力。
雨滴打在甲胄之上,四散濺起,武川鎮優良的紮甲偶爾淋雨問題不大。
校場之上,戰旗連綿,數千龍驤軍巍然不動,一股強大的肅殺之氣,彌漫在校場。
此次宣紙太監乃是皇城司武衛總管,九品巔峰,酷吏屠夫馮成。
龍驤軍的大纛之下,馮公公黑色的帽簷一直在滴水,他雙手奉上聖旨,對著李興尊敬的說道。
“李將軍,龍驤軍乃大楚第一雄獅,望此次不要辱沒了大楚的威風。”
伏牛山,馬蹄如雷,鐵騎洪流滾滾。
一般來說,大楚的軍隊,騎兵能到達三成就算很多了,可龍驤軍騎兵高達七成。
一萬四千人中,有騎一營跟哲林人兩支騎兵。
北疆的軍隊,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
伏牛山,龍驤軍的戰爭機器啟動了,輔兵營在每個營房穿梭,所有物資,包括軍備、後勤都一一檢查。
後營的馬車被拉出在主道上,清一色的武川製造,一眼望不到頭。
帥營裡,十幾個將官麵帶憂慮,低頭不語,氣氛很壓抑。
青龍李興坐在黑熊皮的帥台後,怒眼掃視眾人,他想看看到底是那個混蛋泄了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