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在馬背上,望著夕陽下的部隊,馬斯塔爾基百感交集。
恰恩庫夫的慘敗,在他心裡留下一個巨大的陰影,他不僅因為那場戰鬥受傷,在醫院裡躺了半年,更是讓他失去了作為一名騎兵指揮官,最寶貴的驕傲。
裝甲兵的出現,讓騎兵的作用大大削弱,他反複推敲,發現即便不是突襲,他也沒辦法抵擋那支鋼鐵部隊的推進。
結局依然是慘敗。
騎兵的馬刀很鋒利,但對坦克無效,他已經意識到,或許在這個時代,騎兵已經逐漸被邊緣化,甚至麵臨淘汰。
他曾經和上級探討過這個問題,結果遭到了訓斥。
其實他知道,並非上級不清楚這種情況,而是以波蘭現在的工業能力,無法大規模裝備裝甲部隊。
普魯士人崛起的時間不長,但是波蘭人獲得獨立的時間更短,他們不僅缺少工業基礎,同時也缺乏技術人才。
他們現在隻能生產少量的輕型坦克,不僅產量少,而且一些關鍵部件,全部依賴進口。
雖然不列顛人和加洛林人近期援助給他們一些坦克和裝甲車,但大多是老舊型號,分散到下級部隊後,一個所謂裝甲團,最多也隻夠裝備一個連隊的規模。
所以騎兵,對於波蘭國防軍來說,依然是最主要的機動力量。
無奈的他,隻能重組騎兵團,然而最讓他絕望的命令下達了,薩克森帝國突然進攻波蘭本土,而且在捷克方麵的一支裝甲部隊,正勢如破竹,向著華沙襲來。
為了給西線的主力部隊回援爭取時間,上級命令他的團緊急向米萊尤夫增援,去阻擊這支薩克森的裝甲部隊。
“要用馬刀去砍坦克麼。”
馬斯塔爾基無奈歎息,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這一戰,他將敗得比恰恩庫夫更慘。
但是他必須堅決執行命令,在琴斯托霍瓦失守後,從那裡到華沙,隻有廣闊的平原,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將大大加快,他們必須爭取時間。
這關係到波蘭的存亡。
“報告,前方傳來消息,薩克森部隊的前鋒已經突破171步兵團的防線,預計在兩個小時後,到達米萊尤夫。”
電報組的少尉跑了過來,他將一份前方傳回來的電文,交給了這位團長。
“連一個鐘頭都沒撐過去麼。”
馬斯塔爾基歎著氣,171步兵團是一支臨時拚湊的部隊,由附近的零散警備部隊組成。
結果他們匆忙建立的防線,幾乎沒有阻擋一點兒薩克森人的腳步,在坦克的履帶下,被碾了一個粉碎。
他不知道具體的戰況是怎麼展開的,但他知道,這支由一千餘名輕步兵組成的部隊,已經完了。
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部隊,馬斯塔爾基不禁咬了咬牙,他有一千三百多名騎兵,還有其他兵種約兩千人,規模比171步兵團大得多,戰鬥力也要強上許多。
沒有退路了,必須全力拖住那支薩克森裝甲部隊,是的,不是消滅,不是阻擋,而是拖住。
“傳我的命令,第一騎兵營做好突擊準備,第二騎兵營則從左側迂回,第三騎兵營從右側迂回,步兵和後勤人員負責在道路上設置障礙,並建立陣地,我們要和薩克森的裝甲兵過招了。”
馬斯塔爾基知道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於是迅速做出部署,他把騎兵部隊分散開,采取迂回作戰的方式,儘可能拖住薩克森的裝甲部隊,並對坦克後方的步兵,進行殺傷。
隨著遠處掀起陣陣煙塵,馬斯塔爾基知道,薩克森人要來了。
他抽出佩刀,大聲對著部隊喊話,做最後的戰前動員。
“勇士們,光榮的翼騎兵後代們,屬於我們的時刻終於來臨了。
感到榮幸吧,我們能夠投身這場充滿榮耀的戰爭,薩克森帝國的陰謀終將破產,普魯士人將在我們的馬刀下瑟瑟發抖。
我們的身後就是華沙,我們承載著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時候兌現我們曾經的誓言了,將敵人踏碎,將我們的名字,留在史詩之上,永遠傳唱。
現在,聽我的命令,騎兵部隊,進攻。
為了波蘭,進攻。”
馬斯塔爾基聲嘶力竭地大吼著,他知道,當他下達命令的這一刻,這些騎兵的命運就已經注定。
但是他沒有選擇,隻能這樣做。
“為了波蘭,為了波蘭。”
騎兵們也跟著呐喊,他們已經看到了那些薩克森的坦克,作為精英兵種,他們的文化程度比步兵高得多,所以知道,用馬刀去砍坦克,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但是他們同樣也知道,必須這樣做,因為身後就是華沙,因為他們必須為回援的部隊爭取時間。
這關乎到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存亡。
於是騎兵們士氣高漲地衝了出去,他們明知道這樣會死,但是他們無所畏懼,就像馬斯塔爾基說的那樣,他們發過誓言,為了這個國家,甘願獻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