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中瞬間星光流轉,主持人緩緩向前行,迎麵走來一位身著長衫目光銳利的中年男子,他邊走邊說:“《永樂大典》是中華典籍之精髓,是中華文脈之延綿,我輩必將為民族而保存之。”
主持人向他深深鞠一躬:“在周先生等人的努力下,翰林院將《永樂大典》六十四冊正式移交國家圖書館。由此《永樂大典》開啟了珠還合浦,曆劫重光的回歸之旅。”
朱棣聽得難受得緊:“六十四冊?就這麼點?《永樂大典》全書冊!這麼一點連個零頭都夠不上!”
不行,我要做點什麼!
朱棣即刻下令解縉帶人著手抄錄10份《永樂大典》,等完成後分彆送往全國各地珍藏起來。
想到今後免不了各種戰亂,朱棣也打算將其中一份送往高原地區,想來那裡的地理位置很少人能打到吧。
該做的都做了,唯有聽天命了。
朱棣暗暗祈禱,願《永樂大典》能一冊不漏地流傳給後世人。
李世民有些酸,他問長孫無忌:“輔機啊,我大唐的典籍呢?不可能沒有吧?”
長孫無忌很淡定:“陛下,每一朝都有每一朝的經典。我大唐詩最好!不光詩好,還有韓愈和柳宗元的文章,您忘了嗎?”
“對對,我們的唐詩還上了後世課本的!”李世民心情好了,轉念一想又說道:“可以將那些寫得好的詩都收錄起來,用以流傳下去!輔機你看如何?”
“陛下說的是,臣立即去辦。”
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
周瑾玉看得超級可惜:“這《永樂大典》有上萬冊啊!怎麼現在就剩這麼一點了?”
“大多毀於火災和戰亂,還有在戰爭年代被鬼子蠻子掠奪走的。”袁飛也可惜:“你知道為啥挖了明朝萬曆的定陵嗎?有一個原因說是當時的史學家認為定陵裡麵會有完整的《永樂大典》正本。”
“結果沒有。”
“嗯,說不定在永陵或者長陵。”
“那會挖嗎?”
“這得看國家安排。”
被兩人對話驚到的朱棣:!!!
挖陵居然是為了得到《永樂大典》的正本?!
看來他以後的陪葬品不能加上《永樂大典》了……但是……
朱棣又吩咐下去,再加抄5冊《永樂大典》!這麼多的數量我就不信流傳不到後世!
絕對不能讓後世人有借口去挖他的陵墓!
李世民瞬間想到自己手上的王羲之真跡《蘭亭集序》,他其實是有這個想法的……
但是,想想看,後世人連對唐人臨摹的書法都如獲至寶,要是他們知道他的陵裡有真跡的話,會不會……
以他們那個癡狂的程度一定會的!
畢竟這可是王羲之啊,連他都愛不釋手,更彆說把摹本都當寶的後世人……
李世民頭疼起來,這可不好辦啊。
天幕還在繼續,繼前麵的中年男子後,又走來位身著長袍的老者,他看著前方目光堅定:“保存吾國數千年之文明,不至因時勢而失墜,此為應儘之責。今商務印書館將所藏《永樂大典》二十一冊捐獻政府。”
“為國家保存文化,如在戰場上作戰,隻有向前,絕不逃避。”斯文儒雅的男子緩緩走來。
“鄭先生!”周瑾玉興奮地一拍袁飛:“這個人我不熟悉,但是他的名字我可熟悉了!我買的外國名著好多的譯者都是這個名字!想不到他比我想的還要厲害呢,居然是文物局局長~~”
袁飛:“以前的學者都有很多重身份,可牛逼了。”
又一位老者走來:“……珠還合浦,化私為公,此亦是華國人民應儘之天責也。”
主持人動情道:“正是一代代華國藏書人,護書人的努力,《永樂大典》珍貴書冊曆劫重光,大典的珠還合浦仍在繼續……”
解縉眼睛有些濕潤,這就是他們的子孫後輩,他們為保存《永樂大典》所做的種種努力。
站在角落的紀綱陰惻惻地看了解縉一眼,又垂下頭。
接著便是後人演繹的一幕幕講述《永樂大典》故事的戲。
解縉饒有興趣地看著後世人演繹的故事。
其他大臣都羨慕地看著陳濟,恭維之聲不絕於耳。
也有人不忿:不就是沾了《永樂大典》的光嗎?!
要是換成他的話,他也能被後世人記得!
恭維之聲中的陳濟卻眉頭緊皺:“不對,後世人演繹的不對。我的衣服可從來沒有這麼華麗的樣子。看著像是新裁好的,一點生活的痕跡也沒有。”
“還有那頭發,怎麼做到每一根頭發絲都如此整齊的?這是抹了油?”
其他大臣:……
他是在嘚瑟嗎?就是吧!
但是陳濟看到後人把他以前的小事在所有同僚和皇帝麵前演繹出來的時候,突然就感到了極度的尷尬。恨不得就地挖個洞躲起來……
如果周瑾玉看到的話,絕對會明白他的心情,這就是恐怖的社會性死亡啊!
趙匡胤目露沉思,他對趙普說道:“後世對教育真的很用心。你看這樣子的講述一部典籍,讓人將典籍裡的故事在台上演繹出來,這樣普通百姓也能很容易接受裡麵的內容。真的是達到了寓教於樂的目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