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雅靜和孫母雖然都和離了,但謝瀾沒有半點內疚。
雖然兩人的事都是她曝光出來的,但卻不是她害的。
溫雅靜和離,是因永定伯世子娶她完全是利用,不但收用了她的兩個丫鬟,而且任由外室以庶換嫡。
偷換了她的女兒卻沒有好好撫養,而是整日打罵隨意糟踐。
龍鳳胎兒子被偷走後,還要殺了再丟去亂葬崗。
溫雅靜被丫鬟害得瘋瘋癲癲後,又任由永定伯府上下百般磋磨,視而不見。
至於孫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孫母的孩子雖然不是外室害死的,可他不但瞞著孫母偷養外室,在餘素香提出用自己的孩子頂替孫母的兒子時,非但沒阻止,還欣然同意。
三天兩頭說要在外應酬,實際卻是住在外室那裡,跟餘素香和孫佑安一家三口共享天倫之樂。
而且家裡的錢財,也被他借著做生意的名頭,大多數都拿去給餘素香了。
孫母也不值得同情,為人刻薄狠毒。從她磋磨袁茹惠的那些手段,就可以看出不是什麼良善之人。
最開心的是陶娘子,袁茹惠不但恢複清醒了,她被孫佑安哄走的那些銀錢,也用找回來的借條,從孫父和餘素香手中追討回來了。
餘素香原本不想認賬,但知道孫佑安得罪了壽光縣主,不得不把銀錢全部退給了袁茹惠。
孫佑安和盧繡娘母女沒有被打死,壽光縣主雖然惱恨他們偷了圖紙,但也不好因這事鬨出人命。
讓護衛打了板子之後,送去了大理寺審判。
陶娘子很感激謝瀾,除了原本承諾的銀票以及裙裳,還另外又多送了兩套,還有一副金頭麵。
謝瀾回府的第二天,陶娘子就親自送了過來。
裙裳和頭麵謝瀾都收下了,但為了攢功德,銀票她隻收了一半,另外五百兩,讓陶娘子捐給三清山作為香火錢。
自從陶娘子知道自己閨女是被桃花煞控製,才會性情大變,對謝瀾救了她閨女,感激的同時,又敬畏。
謝瀾讓她給三清山捐香油錢,她不但應下了,還說回去後要給謝瀾供奉三位祖師爺。
陶娘子剛走,很快有丫鬟來傳話,“大姑娘,老夫人請你去祠堂一趟。”
謝瀾挑眉,好端端的讓她去祠堂,這又是鬨什麼幺蛾子?
見問丫鬟也問不出什麼來,謝瀾乾脆親自去瞧一瞧,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到了祠堂一看,除了謝長亭,謝家主子一個不剩,都齊了。
看這架勢,是要三堂會審?
見所有人都一臉不善地盯著自己,謝瀾笑得有些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