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我也想聽您的教誨!”林正軍特彆開心。
前世他經常在電視裡收音機裡聽常香玉的演唱,沒想到這一輩子,竟然見到真人了。
吃完飯,各位藝術家就在文聯幽靜的院子裡各處散步攀談,三五成群,氣氛非常好。
“正軍你抽煙嗎?”
“不抽。你們抽你們的!”
“不抽煙,寫作能有靈感嗎?抽煙,是成為一個優秀作家最基本的前提。”
“不愛抽,抽了嘴臭,還上癮。”
“上啥癮?我抽了十來年了也沒上癮。”
“我一抽煙就來靈感,寫小說寫得飛快……”
“歪理邪說一套套的,我一直不抽煙,這個月我和曉芙也寫完一個《山楂樹之戀》,馬馬虎虎十萬字,《人民文學》小說組組長崔道義老師已經把小說手稿拿走了,打算下個月發表!”
“十萬字?大中篇!《人民文學》要發表,哎呦,你成《人民文學》常客了?”
“正軍,你可真中啊!”
林正軍唐曉芙和張一弓李佩甫正坐在花壇邊聊天吹水,得知林正軍又有新作發表,倆人震驚豔羨不已。
“正軍同誌,中午吃得還好嗎?”
一道帶著濃重中原口音的招呼聲傳來,常香玉走過來了。
“吃得很好!常老師,您坐!”
林正軍連忙起身讓座,張一弓李佩甫這倆大煙槍連忙把煙給掐了,眼神緊張又崇拜。
開玩笑,常香玉老師在戲曲界的地位太高了,對豫劇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傳統戲曲最後的輝煌。
由於電視沒有普及,此時戲曲就是地地道道的大眾娛樂。
簡單說,就是市場好,戲曲演員有跟影視明星同樣的地位和受歡迎程度。
後世就不行了,都變成小眾藝術了。
大部分劇種都需要靠國家的撥款和補貼才能存活。
而豫劇是唯一一個不用國家撥款就能養活自己的劇種,這裡麵,常香玉老師功不可沒。
新世紀中原衛視還有個戲曲節目叫《梨園春》,收視率非常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