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芙笑道:“寫得挺好的,尤其是最後這首小詩,水準不亞於《一代人》啊,一定能獲得強烈共鳴!”
“對,共鳴!”
林正軍笑道:“我就是廣大生活不如意,心情茫然的當代青年的最佳‘嘴替’。”
“嘴替?”唐曉芙已經習慣林正軍生造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詞彙了。
“嗯,就是當他們的嘴巴,替他們說出他們想說的話!”
“哈哈哈,形象!”
唐曉芙感覺林正軍的腦袋特彆靈光,隨口說一個詞兒,就特彆有表現力。
林正軍得意笑道:“在特殊十年,是講究集體主義的,沒有個人體驗的抒情散文發表,我這篇散文,不能算填補了空白,但也算頭一批的。”
唐曉芙又是欽佩又是興奮地道:“而一旦火了,對麻辣罐頭的銷售推動就太有力了,訂單會從全國各地飄來!”
唐曉芙在商業上是沒有太多天賦的,太文藝小清新了。
但隨著和林正軍的感情越來越深,她心裡有一個想法越發清晰和堅定。
那就是成為林正軍的賢內助,不僅是文學上,也包括生意上的。
所以,她在沒事兒的時候,就老喜歡琢磨買賣上的事兒。
而最近,她突然想到了一個很關鍵的環節。
林正軍這個靠文學作品搞“植入式廣告”搞得太成功了,百利而無一害。
婚禮前夜,她聽趙雪柔說,南方有一些社隊集體企業,受到了相關部門的打壓和限製。
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和本地國營企業爭奪原料,尤其是爭奪市場,搞得本地國營企業經營出現了困境。
但林正軍不存在這個問題。
直接把產品賣到了首都,不在本地大量售賣。
本地國營罐頭廠並不承受壓力,本地相關部門反而有了亮眼的成績,這才是白誌遠乃至市裡的改革派支持林正軍的根本原因。
“沒錯。”林正軍笑道。
其實,劉新武撰寫的那篇報道,更像在政策上給集體合作社塑了金身,至少在黃淮市,不會有相關部門找他的麻煩。
但這種通訊報道太多了,並不引人注目。
但《人生的路啊》不一樣,它的傳播效能更強,會在全國範圍內引起轟動的。
林正軍騎上自行車帶著唐曉芙來到公社大院,先找到徐治功,給劉新武打了個電話。
劉新武接到林正軍的電話,非常驚喜,笑道:“正軍,《十月》第四期已經完成組稿,交給印刷廠了,你的《霸王彆姬》放在了頭條,很快就會上市了,稿費彙款單也在路上了。”
“感謝。”林正軍笑道:“對了,我有一篇小散文想發表,你能幫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