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長治郊外。
八路軍總部。
指揮室裡,炭火正濃的火盆上已經架上了一個鐵板,一位方臉的總部參謀正在認真的翻轉著鐵板上的滋滋冒油的十多塊馬肉,還細心的撒著一些鹽粒和胡椒粉。
旁邊,幾個參謀圍著火盆,垂涎欲滴的看著肉塊,食指大動著,等待著肉熟的時刻。
老總也樂嗬嗬的在旁邊坐著,一邊聞著滿屋的肉香看著電報,一邊也等著馬肉烤熟。
翻轉著馬肉的參謀顯然是一個吃馬肉的“專家”,很是專業的給大家分享著他的美食經。
“馬肉,雖然大部分肉都柴,但其實也是有嫩肉的,比如後腿肉、裡脊肉等等,內臟有些肉也十分滑嫩。”
“這些嫩肉如果明火烤,那就會在高溫中失去太多油脂,變得又硬又柴,比不得炭烤的羊肉牛肉好吃;如果是直接大火高湯燉開,那就直接變成了湯水的味道,失去了馬肉的鮮香。”
“唯有這鐵板燒,既能保留一定的油脂,又可以保留馬肉的原始味道,再加上一點點鹽和胡椒,那味道,絕對讓人難忘,可比大油大肉大鹽的紅星罐頭肉美味多了。”
“啊呀,越說越流口水,感謝正太軍分區的張司令啊。如果不是他送來了這麼多馬肉,我恐怕都快忘了這個味道了!”
最左側的的參謀也一邊吞咽著口水,一邊笑著說道:“更得感謝鬼子啊。如果不是他們派去這麼多騎兵去獨立支隊那裡送死,張司令他們也舍不得吃馬,咱們哪裡能吃到這麼香的馬肉。”
說罷,他還狠狠的抽了抽鼻子,讚歎道:”還是東洋大馬的肉,味道肯定更加不錯。”
此言一出,大家頓時笑了起來。
確實,曆史上八路軍實在太窮,根本養不起太多牲畜戰馬,自然也不覺得缺馬。但如今彆說正太軍分區了,就連八路軍各個根據地也都富裕起來,隨後就發現對馬匹有了更大的需求。各個根據地到處都缺馬、缺騾子等牲畜,鬨起了“馬荒”、“騾子荒”,怎麼可能會舍得殺馬吃肉。
也就是和鬼子騎兵交戰的時候,借著被大量擊殺的戰馬,大家可以大塊朵頤,好好的吃上一頓。上次的馬肉大餐,還是去年的時候呢!
此次正太軍分區破襲晉中、威逼太原,擊斃和繳獲了鬼子大量的戰馬。而鬼子的東洋馬不僅個大,肉也多,一匹馬可以出肉500-700斤,夠半個營的戰士們吃一頓了,獨立支隊短期內根本吃不完。因此,張雲深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直接安排後勤部將馬肉簡單醃製處理後,趁著目前氣溫還冷,路上不易腐壞,直接送到了總部和旅部。
也正因為這樣,總部老總等人吃上了幾百裡外被擊斃的鬼子東洋馬。
唯一可惜的是,被子彈打死的戰馬來不及放血,比不得真正放血取肉的馬肉味道鮮美,稍微有些血腥味。但民國歲月裡,能吃上肉就很不錯了,大家也沒這麼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