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1年,5月中旬。
風起雲湧、激戰連綿的晉南形勢再次陡變,迅速走向了終局。
在獨立支隊3萬餘部隊從臨汾盆地南下,進入運城盆地,準備配合386旅合擊第一軍的當天夜裡。
趁著八路軍各部隊尚未合圍,包括獨立混成第四旅團、鬼子第108師團、第41師團、獨立混成第9旅團在內,第一軍剩餘的約7萬鬼子部隊突然開始了疾步撤離。
鬼子們借鑒八路軍的戰法,以夜色為掩護,以火炮和地雷為墊後,迅速將兵力從運城和周邊兩個縣城中抽出,向著不遠處的中條山方向撤去。
而在撤離之前,鬼子們甚至還有餘力集中銷毀了之前儲備在運城等地的大量彈藥輜重物資。
甚至,鬼子們還故意在運城等地的居民區內大規模放火,試圖引燃整個城市。
雖然在鬼子撤離之後,各地民眾們自發組織起來滅火,且八路軍部隊也很快入城參與,但這天夜裡,密集的子彈炮彈燃爆之聲,劈裡啪啦的烈火聲,幾乎響徹整個縣城。
………………
鬼子們雖然疾步退去,但在八路軍總部部署下,獨立支隊等八路軍部隊卻並未死命追擊,反而主動讓出了撤退通道,任由鬼子退出運城回到中條山,並逐步沿著黃河北岸地區向焦作等地撤離。
總部老總做出這樣的決策其實也不難理解。
巷戰殘酷,對參戰部隊而言絕對是極大考驗和折磨。
周邊主力部隊中,獨立支隊和386旅在經曆了數天巷戰後,不僅部隊傷亡不小,且戰士們也已經相當疲憊。
雖然大部分傷員在野戰醫院緊急救治後,基本可以康複並最終可以回歸戰場。
但,目前的減員可是實打實的,疲憊也是實打實的。
主力部隊整體狀態不佳,自然不是發起全麵進攻的時候。
況且,鬼子引燃城市的企圖雖然並未得逞,但總部為了當地群眾安全考慮,也不得不安排部隊謹慎防禦的同時,儘可能安排部隊就近入城參與滅火工作,保護群眾安全,也耽誤了追擊的時間。
另外,此時暫不追擊鬼子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則是鬼子們目前控製中條山,並且是經營年許的中條山,占據了眾多地利優勢。
在之前布局巷戰時,第一軍的鬼子們就知道重炮和野炮等重裝備在巷戰中作用不大,因此統一將其麾下重型火炮、野戰火炮等重裝備向中條山集中。
憑借著與獨立支隊作戰中學來的山體工事等技巧,鬼子們在近一年的時間裡,在中條山外圍地區布置了眾多火炮山體工事。
哪怕八路軍已經掌握了製空權,但憑借著這些山體炮位,中條山外圍10公裡範圍內,仍然是鬼子的有效火力打擊區域。
在這種情況下,獨立支隊和386旅等八路軍部隊自然也不會頭鐵,直接頂著鬼子重炮炮火,去追擊從縣城撤退的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