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來。
當糧食都收好了的時候第一件事不是把他們分掉,而是要交公糧。
挑選最飽滿、乾的最好的糧食,裝到麻袋裡,大隊裡的車是明顯不夠用的,這個時候獨輪車就該派上用場了。
大隊今年1400多畝玉米,共產玉米70萬斤,500畝小麥,12.5萬斤。其他作物就不用交公糧了,但是得拿玉米或者小麥來抵,按2000畝地來算,每畝需要準備120斤左右的糧食。共計交糧食24萬斤。
玉米和小麥是必須要交的,不能隻交一種。
按法定稅率是15.5%,這個是有法律依據的,那法定的82.5萬斤的15.5%是12.8萬斤。
但是各地執行各有不同,教育費、計生費、民兵訓練費、優撫費、交通費、公積金、公益金、行政管理費(俗稱三提五統)。
以上還是能夠被承認的農業費,那有承認的就有地方特色的,比如什麼衛生費、占道費、黨團員集訓生活補助費、人口普查費、農業區劃費、年終評模發獎費、電影費、書報費、畜禽防疫費、滅鼠費等等亂七八糟。
總之交公糧要實際拿出來的糧食是大概30%左右,畢竟還有水頭要除呢。
牛車、馬車、獨輪車,就這一天還交不完,運載能力十分的有限。
一大早就要趕去公社糧站,要排隊,有的離公社遠的村子甚至半夜出發去交糧,領頭的是十大爺,他除了要讓隊員們不掉隊、糧食不丟外,還要準備幾包煙,不能太好,但是絕對不能太差那種就行。
這些糧食交到糧站,糧站的工作人員查看有無石子兒、土坷垃、草棍等雜質,如果有的話按不合格處理,拿回去重新弄乾淨了再來。
如果沒有以上的毛病就是看“水頭”了,拿個長的空心錐子捅進麻袋,抽出一點糧食出來,用手捏捏、用嘴咬咬,然後就可以定水頭了,這個時候那個煙就能派上用場。
錐子裡那些糧食就那麼隨意的丟到地上,不隻是李劍垚,所有去交公糧的農民看著地上的糧食臉都在抽抽,而且這個習慣一直延續了好幾十年,每年交公糧的時候都會犯這個毛病。
交完了糧,就可以拿著條子走人了,條子可以用作大隊的留底,證明你交了多少。錢的事兒就彆想了,交公糧是沒有錢拿的,一毛都沒有。
剩下的糧食,糧站出征購價格,玉米是7分4,小麥是1毛1,願意把糧食換成錢的這個時候就可以出手了。
很多人其實不想賣,但是不賣糧食又沒有錢用來買針頭線腦、油鹽醬醋甚至孩子上學以及生病用藥。
所以,農民又能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呢?
喜歡重回60年代不遺憾代不遺憾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