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們來了之後也未見得有多麼的素,隻是對外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他們的信仰習慣,這是原則問題,原則嘛,都是給彆人看的。
其他的同學或多或少都品嘗過自己中餐廳的美味,就算是多麼倔強的人,真正體驗過之後還是能分辨的出到底是水煮土豆好吃還是獅子頭好吃的。
所以即便是李劍垚不怎麼參與那些狗屁一般的活動,也混了個不錯的人緣。
喬治如今在澳洲上學,而安妮則在肯特郡的博耐頓女校讀書,自己在倫敦的兩個熟人都不在倫敦也省去了很多的煩惱,尤其是喬治,那算是個碎嘴子。
在哈耶克教授“如何看待當前的大英經濟情況以及預測未來幾年發展”的問題上,李劍垚做了如下回答。
“大英目前仍然處於一個二戰後經濟繁榮的階段,物質豐富、人民消費水平不斷增長,但整體經濟增長緩慢,雖然失業率低,但可以看作是二戰後工業發展的慣性。
在通脹率維持較低水平的前提下,繁榮會持續的更久,一旦通脹加劇,貿易赤字增加,幾可能會更早的帶來經濟滯漲。
目前歐洲各國工業發展水平都在穩步向前,以大英目前的人口規模和工業水平顯然無法消費掉工業產能,就近的西歐貿易是最快帶來產能消耗的途徑。
一旦這部分貿易受到波動,滯漲甚至衰退將不是偶然。
也許,未來的幾年裡,鷹國就會陷入滯漲的狀態,隨之而來的就是貿易的衰退、收入的滯漲和失業率的增加。
這也許是一個經濟周期,但如何度過這個周期顯然是當前的首相需要考慮的問題,經濟學家不同於正直家,隻能給出看法和意見,並不能參與製定相關的政策和推動相應的變革。”
“rend,顯然,你的這個答案並不是危言聳聽,就目前的經濟數據情況來看,也許你說的是對的,那麼如果你是首相,你會製定哪些策略,或者有什麼好的辦法呢?”
“教授,首先,我不會成為首相,給錢也不乾。
其次,也許哈羅德(時任首相)並沒有什麼魄力去改變目前的現狀,作為全球最早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公民已經習慣了過著相對舒服的生活,這是一種慣性,他們不會接受突然而來的經濟危機,他們隻會走上街頭去咒罵哈羅德無能以及他是個碧池。
但就目前的數據情況來看,也許哈羅德等不到自己被咒罵的那一天。
如果非要給個意見的話,我們東大傳統樸素的傳承中有句話叫做開源節流。
積極應對可能麵臨的危機才是正確的態度,通過微觀和宏觀的經濟學理論對內調整消費和需求結構,對外增加貿易渠道和提高商品技術含量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李劍垚的答案可以給哈耶克一些參考,但不一定會讓議會得知,就算知道了,領先幾年的言論也注定會湮沒、會不屑一顧。
香島其實也避免不掉被鷹國人最後收割的命運,畢竟殖民地的作用最初就是為了給本土供血。
這隻是一個針對學術問題的討論,但難得的見到哈耶克在課堂上翹起了嘴角,自己的課業看來成績不會太差。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