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表叔這枚虎符,先前一直都是由皇祖母保管的。”
“表叔最正確的做法,或許是在當麵向父皇確認過後,將虎符交還到東宮太後手中。”
“若不然,交出去的虎符卻沒收回來,甚至是落到父皇的手上,皇祖母免不得要遐想連篇;”
“我漢家,恐怕也會因此而橫生動蕩了…”
聽聞劉榮前半段話,竇嬰原本還打算稍微勸一勸,好讓劉榮接過自己手中虎符。
畢竟理論上,劉榮是具備這個資格的。
——首先,作為天子使,此刻的劉榮本就具備替天子宣達詔書、轉交賞賜,以及替天子接受某些東西的權利。
節犛所至,如朕親臨!
手握天子節,就算不是天子,也完全可以認為自己激活了“封建帝王體驗卡”。
雖然無法借著這個特權,替自己謀求什麼私利,但隻要是能扯上“替天子如何如何”的虎皮,那便基本就是百無禁忌。
非要說有什麼不妥,那也就是虎符這個東西,敏感的程度實在是過於離譜了點,即便是天子使,也不得不謹慎對待。
但劉榮又不是普通的天子使?
有天子使的身份,給予劉榮理論權力,太子儲君,又意味著劉榮不必在天子啟麵前,太過於把自己當外人。
真要替天子啟接了竇嬰的虎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吧?
劉榮顯然沒這麼神經大條,對於老爺子的神經敏感,劉榮有著極為明確的認知。
——捫心自問,如果換作是劉榮坐宣室殿那方禦榻,劉榮絕不可能接受任何人,在非必要的情況下,無故觸碰包括但不限於玉璽、虎符等一切關乎皇權的符信。
這無關乎天子的性格,隻取決於坐在皇位上的那個人,腦子裡到底有多少水;
隻要腦子裡的水沒到“翻江倒海”的量,就不會有封建帝王能接受這樣的事發生。
退一萬步講:就算華夏青史之上的數百位皇帝中,隻有一個究極小氣鬼接受不了,劉榮也能萬般篤定的說:沒錯,那個小氣鬼正是家父——曆史上的漢孝景皇帝,後世人口中的棋聖劉啟…
說到底,還是劉榮方才那句話: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唯有名分和國器,是不可以借給旁人、讓旁人經手的。
在這方麵,太子儲君的身份,非但不會給劉榮帶來“彆人不能做,我卻可以試試”的特權,反而還需要劉榮更多注意些。
再有,便是劉榮方才補充的那句:竇嬰這枚虎符,雖然是天子啟親手賜下,原本卻並不屬於天子啟所有。
——漢家軍製:凡調動兵馬超過五十人,都需要凋兵詔書、虎符雙重憑證。
二者缺其一,則兵不可動;
動,視為謀反!
而專用於調用軍隊、兵馬的調兵虎符,又分為銅製左半符,以及銅製、玉製右半符。
凡掌兵將領,上至一軍都尉,下至隊率司馬,都會留有獨屬於本部的左半符,以備查驗之用。
需要調兵時,天子往往會給負責調軍的將官賜下銅製右半符。
帶著調兵詔書和這枚右半符,找到你要調動的部隊主將,經過這位主將查驗,確定左右兩枚半符能契合為一體,詔書上也確實說了:讓這位主將聽你調遣,你就可以通過這位主將,將這支武裝力量合法調走了。
第(2/3)頁
第(3/3)頁
但這種銅製右半符,一般是“一次性”的;
——在你調走這支部隊前,該部隊主將查驗過你帶去的虎符之後,便會將這枚右半符保留,以供日後上交朝堂,來作為自己“不是非法調動兵馬,而是被虎符調動”的證據。
換而言之:一枚銅製右半符,隻能同時調動一支部隊。
要想同時調動多支部隊,要麼,得有相應數量的多枚銅製右半符;
要麼,就得有此刻,竇嬰正捧在身前的這枚玉製右半符,來規避查驗虎符時,你的右半符被查驗的主將“截留”的問題。
而這種可反複使用,理論上可以同時調動全天下兵馬的玉質右半符,如今漢室天下,滿共就隻有兩枚。
——太祖高皇帝年間,這兩枚玉製虎符,分彆為太祖劉邦本人,以及兵仙韓信所掌控;
孝惠皇帝、呂太後年間,則皆為呂太後擁有,並被臨終前的呂太後,分彆交給了呂產、呂祿兩個侄子。
諸呂之亂平定後,先太宗皇帝自代地入繼大統時,又分彆為丞相陳平、太尉周勃“代為保管”。
直到陳平病故,周勃也被太宗孝文皇帝一腳踢回封國,漢家才終於有了關於這兩枚調兵虎符的明確定製:由天子、太後分彆掌管其一。
這也是漢家獨有的二元政體,之所以能夠形成的原因之一,甚至是最為核心的原因所在。
——想想也知道,如果手裡頭沒兵權,那彆說是作為皇帝生母的太後了,便是皇帝生父,也不過是又一個太上皇劉太公而已。
先帝年間,薄太後之所以避距深宮,也同樣是因為薄太後手裡的那枚虎符,隨著車騎將軍薄昭“壽終正寢”,而被先帝從薄昭手中收了回去。
到先帝臨終之時,許是擔心監國太子削藩心切,做出什麼不理智的舉動,先帝便恢複了早年的定製,將兩枚虎符分彆交給了即將繼承皇位的天子啟,以及天子啟的生母:當朝竇太後手中。
再到吳楚七國之亂爆發,天子啟拜周亞夫為太尉,並賜下自己手中那枚虎符;
之後又拜竇嬰為大將軍,竇太後便也隻得將自己手中那枚虎符,交給獲封為大將軍的族侄竇嬰,好供竇嬰調動軍隊之用。
當然,為了照顧天子啟的情緒,同時也是為了保護竇嬰,竇太後並沒有直接賜符,而是將虎符交給了天子啟,由天子啟“作威作福”,親自授予竇嬰調用天下兵馬的特權。
這樣說來,竇嬰今日急於交符,尤其還是交給劉榮“代為轉交”,其目的,就頗有些耐人尋味了。
“嘿;”
“這是想討好父皇,又不敢把皇祖母的虎符直接交給父皇,就借我的手來坐收漁翁之利?”
“——若我把虎符拿給皇祖母,你竇嬰便是即向父皇表了忠心,又沒得罪太後姑母;”
“若我拿給父皇,更是功勞全歸你竇嬰,獨留我這個太子儲君,來承擔東宮太後的滔天怒火…”
如是想著,劉榮望向表叔竇嬰的目光,也是愈發意味深長了起來。
根據劉榮的推測,竇嬰大概率不敢想後者,而是篤定虎符到了劉榮手裡後,最終依舊會回到竇太後手中。
然後,竇嬰就可以跑到天子啟麵前,懊惱不已的嘀咕幾句:哎呀!真是太可惜了!
——臣還以為台子殿下得了虎符,會直接給陛下送來呢!
如此一來,竇嬰在天子啟那裡,能落個“忠臣”的好印象,又完全不會得罪東宮太後;
天子啟也不會因此而對劉榮失望,隻會覺得劉榮識大體、顧大局,沒為了拍自己這個皇帝老爹的馬屁,就去觸動東宮太後敏感的神經。
一舉多得,愣是沒人吃虧!
想明白這一層,劉榮甚至都有些後悔起方才,拒絕接過虎符的舉動了。
但再三思慮過後,劉榮終還是冷靜了下來。
“伴君如伴虎~”
“伴君,如伴虎…”
“——沒必要。”
“儲位即穩,便沒必要冒這樣的風險。”
想透之後,劉榮便含笑對表叔竇嬰再一點頭;
旋即側過身,望向始終旁觀於側,麵上神情風雲變幻的周亞夫。
“表叔的虎符,當交還與皇祖母。”
“條侯那枚,可就要親自交還給父皇了。”
劉榮這一聲提醒,看似很沒必要;
但從周亞夫那滿臉糾結,以及接下來的反應來看:劉榮的提醒非凡有必要,甚至還有些用力不足了。
“臣…”
“陛下既然要拜臣為相,當是需要準備一下拜相典的吧?”
“在正式拜相之前,臣當還是太尉?”
“既然是太尉,那這虎符…”
說著,周亞夫的手也下意識撫上腹前,似乎是很不舍得交出那枚虎符,又或是沒過足太尉的癮,同時也很不樂意做丞相。
意識到周亞夫有如此念頭,劉榮麵上雖淺笑依舊,但語調中,卻是不自覺的帶上了一股肅然。
“這些事,條侯就不需要擔心了。”
“——父皇已有詔諭,今晚於宣室賜宴,以酬條侯、魏其侯之功。”
“明日辰時,於未央宮北闕召集百官,以祭天拜相。”
以稍有些嚴肅,甚至隱隱有些告誡的口吻道出這番話,見周亞夫麵色微變,劉榮也不忘自然的再擠出一抹笑容。
見周亞夫仍有些驚魂未定,索性上前,自來熟的伸手拍了拍周亞夫的大臂外側,含笑調侃道:“今夜晚宴,條侯可要少吃些酒了。”
“免得宿醉難醒,誤了明日拜相。”
(本章完)
/body/html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