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任天堂和雅達利這兩家電子遊戲巨頭商議怎麼對付龍騰遊戲公司的時候,龍騰遊戲公司的創始人龍騰,則已經將目光盯到電腦的身上。
沒錯!
他開始打算自己製造計算機!
這個時候的計算機,主要的組成包括:cpu、內部儲存器、外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cpu就是中央處理器,是電腦的核心部分!
這個時候的cpu基本上都是出自因特爾和ad這兩家芯片公司!
當然,這個時候的ad,實力遠遠不如因特爾!
內部儲存器一般就是內存條。
內存條,是計算機內部用來存儲臨時數據的核心設備。
它的起源,要追溯到集成電路誕生的時代。
早在計算機初始時期,內存的概念尚未如此深入人心。
那時的計算機內部,沒有今日我們所說的“內存條”,有的隻是簡單的存儲單元。
在曆史的進程中,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內存條逐漸嶄露頭角。
1968年,因特爾公司推出了一款dra芯片,這無疑是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這款dra芯片,便是內存條的雛形。
那個時代的計算機內存,容量極為有限,如同貧瘠的土地,無法承載太多的信息。
普通計算機隻有幾kb到幾十kb的內存容量,而大型計算機也不過幾百kb到幾b。
這樣的容量限製,如同一條狹窄的道路,阻礙了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
然而,曆史的車輪不會停滯不前。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dra芯片的容量逐漸增大。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內存條開始了它的繁榮時代。
外部存儲器主要有:硬盤、軟盤和光盤!
不過,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現光盤!
隻有硬盤和軟盤!
世界上第一款硬盤誕生於1956年,這塊硬盤是由ib公司製造出來的!
這款硬盤的盤片直徑是24英寸。
同時,它的盤片數量高達五十片,且總重量驚人,恐怕相當於兩個冰箱的體積,令人歎為觀止。
然而,儘管其體積龐大,但是它的儲存容量隻有5b。
不過,這款硬盤的出現,標誌著數據存儲技術的起點。
1973年,ib公司製造出一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硬盤:溫徹斯特硬盤!
溫徹斯特硬盤已經具備了現代意義上的硬盤架構!
不過,這個時候的硬盤,儲存容量還是特彆的小,沒有達到gb級容量,也沒有出現家用的硬盤!
直到1980年,才出現了第一款gb級容量的硬盤和第一款家用的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