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看完評論,抬起頭看著遠方的天空出神,過了很久之後,這才轉過頭開口道:“小兄弟是做什麼的?”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老實回答道:“給人算命,指點迷津的。”
說完,我感覺臉上有些掛不住,不好意思的尬笑:麵對一個老革命,說自己是算命的,總感覺有些怪怪的。
老爺子愣了一下,隨即釋然的笑了笑:“現在人都很迷茫,算命也不錯,起碼能幫人緩解一下心靈上的痛苦。”
“是啊,人都是遇到事了才想要算命,心裡大多都很苦的。”我也忍不住歎氣道。
氣氛再次變得沉默壓抑,片刻之後,老爺子再次開口道:“既然你是搞玄學的,那我來考考你,為什麼叫烈士陵園?”
“啊?!”聽到老爺子的提問,我才猛然一驚,發現自己一直忽略了這個問題。
有很多東西,我們日常見多了,早已習慣了,根本不會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就比如國內的安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便捷,真的去了國外才知道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
又比如烈士陵園這四個字,很多人從第一天接觸,就知道是這個名字,卻很少了解這其中的深刻含義。
我也是一樣,把烈士陵園當作了一個特殊的稱謂,卻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
今天聽老人提問,我才反應過來:“陵在古代可是最高的規格,隻有古代帝王的墓葬才能用陵來稱謂,近代的也就中山先生有中山陵。”
“沒錯,看來小兄弟還是挺懂的。”
“這是把為國犧牲的烈士定為了最高規格,怪不得他會喊出人民萬歲。”我忍不住喃喃自語道。
華夏是禮儀之邦,生死事大,死後墓葬也是有嚴格講究的。
古代分為墳、墓、塚、陵。
簡單的講,平民為墳,三尺墳頭,頂多就是棺材和一個墓碑。
富人為墓,占地麵積要大上不少,還可以有墓室,陪葬。
王侯將相為塚,也就是大型土堆,裡麵的結構更加複雜,可以有各種陪葬。
至於陵,那就隻有帝王可以使用,往往要占據一座山,秦始皇陵兵馬俑,明十三陵,中山陵,這些都是大家日常經常聽說的。
其實在南邊的小島上,光頭去了之後,建起來的墳墓叫做中正陵,也算是暗戳戳過了一把帝王癮。
可是對比大陸這邊,哪裡有叫陵的?而且都是將骨灰撒入江河湖海,與祖國大地融為一體。
按照他的遺囑,他也希望如此,隻是身後被安排起來供人瞻仰,那並不是他所願。
回過頭來講,如果按照古代封建等級製度,那些為國犧牲的烈士大多都是貧苦子弟,犧牲之後的墓葬是不可能叫陵的。
可烈士陵園並不叫烈士墓園,叫烈士陵園,哪怕是那個八寶山埋葬很多大人物的地方,也隻是叫革命公墓。
從這個細節,我忽然窺到了當初的老一代革命家在製定這些規則時的心中所想:隻有犧牲者才是最高尚的,能享受最高規格待遇,活下來的隻能是革命公墓。
也許烈士陵園實際占地麵積不如公墓,可在稱謂上已經表明了態度。
聽到我提起人民萬歲四個字,老頭顯得有些激動,抬手在我肩膀上拍了拍:“沒錯,小夥子,看來你是懂他的。”
我和這位老人聊了很久,又一起吃了一頓飯,才依依不舍的作彆。
吃飯的時候,老人右手的手指明顯不能彎曲,隻能用左手勉強使用筷子。
他解釋說,是當初在戰場上被炸到了右手,丟了兩根手指,剩下三根也受傷嚴重,這些年上了歲數之後,風濕疼痛折磨著他,讓他受傷的右手手指無法屈伸。
“我是革命戰士,怎麼能被區區風濕打倒?我左手還在好著,就練了左手用筷子,你看我用的還不錯吧。”老爺子衝著我笑道。
“沒的說,您這鬥爭精神絕對一流。”我衝著老爺子伸出了大拇指。
吃飯的空檔,我假借去服務台拿紙巾,把賬給結了。
等到吃完飯,老爺子發現我已經結了賬,還有些不高興:“你來這邊旅遊是客人,理所應當是我來請客,哪有讓客人請的道理。”
“老爺子,這不是客人不客人的事情,你們那一代人為我們做出了太多的犧牲,我作為小輩,請一頓飯是理所應當的。”
老爺子不由得愣住,眼睛中有淚花閃動。
病痛未曾讓他言敗,可來自後輩的小小善意卻讓他動容了……
……
跟老爺子分開,我繼續開車北上,一路來到了最靠北的省會——冰城。
進入冰城,我就感覺有一股無比壓抑的能量在城市某處凝聚著,我心裡也很清楚那是什麼,卻不敢直接前往。
華夏大地有過很多的苦難,特彆是在近代百年屈辱史中,翻開曆史,一頁頁都是不忍直視的慘案。
這些苦難當中,有幾個是華夏人在情感上最為痛苦的,其中一個就在冰城。
在我理解了黑無常指點我來東北的用意後,就猜到了這裡是我此行的最終目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