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屈也,來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我們不壞,為什麼不幸福”?
米仁義突然想到這句話,“啞然失笑”。
真的是感覺有點“莫名其妙”。
彆把人性想得太好了,人性本來就有許多缺陷和毛病。
觀山觀地觀誰?不如觀“自在”。
“三省其身,其樂融融”。
為什麼總覺得是彆人的錯?
陷入“受害”的情緒如走不出來,如“魔鬼附身”,吞噬蒼穹……
讓內心裡的“火焰”,燒得比彆人大,能量就越大,那麼,靠近你的人能少嗎?
“抱團取暖”,何以由來?
米仁義問道,“這個多少錢?”
賣者道,“1200元。”
“1200元有點貴,能少嗎?”米仁義道。
賣者道,“你還還價看看。”
米仁義道,“600元可否?”
賣者道,“600元太少了,這是個好東西,是個寶貝,我看你是懂行的人。”
又道,“這錢樹見證了曆史,是宮裡出來的,我是在銅鑼胡同巷裡收的。”
“聽說以前這家是清朝遺老的後代,賣給我時還有點舍不得。”
“我軟磨硬泡,浪費了我2斤不值錢的口水,賣家才極不情願賣給我,並說要不是急用錢,才不賣呢?”
“但是這東西彆人不認識,上周我就拿來賣了,沒賣出去,搞的我也沒有信心了。”
“議論人多,看的人多,就是沒有人買。”
“你是今天第三個問價的,800元,要能拿,就給你。”
攤主一口氣說了這麼多,米仁義沒有搭腔,任其講故事說下去。
這時地攤上又擠進來幾個人。
搖錢樹始終在米仁義手裡,一直沒有放下。
彆人也不好意思起意,硬從米仁義手中奪去看。
而且雙方正在討價還價,彆人更不好介入此正在進行的買賣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