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忽必烈與慕容垂這兩路兵馬,則是如同兩把鋒利的鉗子一樣,抽絲剝繭,不斷剝離外圍的晉軍力量。
同一時間,忽必烈也以元蒙皇子的名義,隆重接待了這一戰的降將魏舒。
魏舒之降,雖然說是有一時衝動的因素,但是,這件事情做出來就是做出來了,一旦做出來之後,就再也沒有回頭路可走。
從他做出這件事情開始,晉軍隻要有機會拿下他,就絕對不會放過他的。
因此,在趕往忽必烈大營的這一一路過程之中,魏舒的心中雖然是五味雜陳,可是,當邁入忽必烈大營的那一刻,卻依舊是理順了自己的心。
既然已經注定無法回頭,那就隻能咬牙往下走了。哪怕前方是一個大坑,但是,隻能是毅然決然的踏進去。
忽必烈給足了魏舒禮節,在麵子上和裡子上都做到位,甚至,這個禮節都要超出規格了。
說到底,魏舒雖然投降了,但他的頭像並沒有什麼意義。畢竟,他不管投不投降,對於那一戰的結局都不會有任何改變,隻不過,頂多是讓慕容垂多費些力氣而已。
無他,忽必烈對於魏舒足夠的看重而已。
就像是在晉軍之中,缺乏像霍去病這樣的天才騎兵將領。
在元蒙之中,套馬的漢子雖然數不勝數,多的是擅長騎戰的將領,但是,能夠對於步兵戰術有一定研究的將領,相比之下,這個就比較稀缺了。
恰好,魏舒就是一個對於步兵戰術有著深入研究的將領。
元蒙從來都不缺騎兵將領,一直以來,缺少的反而是像魏舒這樣的步兵性人才。
尤其是如今的元蒙,在經曆過征西之戰之後,和當年已經完全不同往日了。
在征服了西域的這幾個國家之後,利用西域的這些俘虜,元蒙也組建出了大規模的步兵部隊,相比較曾經極度重視騎兵的風格,已經開始進行一定的扭轉。
隻不過,對於現在的元蒙來說,他們雖然開始重視起了步兵部隊的建設,可是,騎步兵之間卻極度不平衡。步兵部隊的發展,這個進度始終是有限。
之所以會如此,這裡麵也是方方麵麵的原因。
而缺乏一批真正有才能的步兵型將領型,這也是其中的一方麵原因。
故而,忽必烈之所以看重魏舒這個降將,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這一點。
彆誤會,忽必烈並不是要將整個步兵部隊交給魏舒,一個降將不可能剛進來就給他這麼大的擔子,而且,忽必烈也沒有這個權利,整個元蒙之中,也隻有鐵木真才有這個權利。
忽必烈是希望,能夠讓元蒙的將領,從魏舒的身上學習到一些步兵的戰術,從而一步步變革掉,如今元蒙的這些問題。
元蒙有朝一日,如果真的想要入主中原的話,強大無比的騎兵部隊確實是他們最犀利的一把武器。但是,如果僅僅隻是有一支強大無比的騎兵部隊的話,那是遠遠不夠的。
想要入主中原的話,中原的那些城池是絕對繞不開的。在這個時候,步兵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