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家早年間通過參股九龍巴士,開始進入這家公司董事會管理層。
到雷覺琨掌權後,逐漸增加了在公司的持股比例。
最高峰時甚至達到了40的份額。
戰亂結束後,港府對港城的管理力度加強。
港督要求所有公共交通運輸企業必須專注於本業,嚴禁多元化經營,甚至連市盈率也受到嚴格限製。
這一係列政策導致九龍巴士公司等交通運輸行業的利潤率急劇下降。
儘管如此,由於交通運輸行業具有一定的壟斷性質,這些公司每年仍能保持穩定的盈利水平。
九龍巴士公司在上市以後,其股價非常穩定。
牛市時不會怎麼漲,熊市時也非常抗跌。
在那些熱衷於炒股的股民眼中,像這種幾乎沒有波動的股票,他們甚至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隻有極為保守的股民才會偶爾選擇定投一下,成交量非常低。
上市近十年,每年利潤不過兩三千萬,目前市值也不過才45億港元,股價33港元。
這對於野心勃勃、誌存高遠的雷覺琨而言。
這點利潤簡直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又覺得可惜。
畢竟,雷家已經苦心經營九龍巴士多年,這家巴士公司已然成為了雷家的標誌性產業。
提及九龍巴士,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這是屬於九龍雷家的企業。
毫不誇張地說,巴士公司堪稱是雷家的祖傳家業。
或許正是因為巴士公司足夠穩定,但利潤微薄的緣故。
那些大型公司對它根本不屑一顧,而小型公司又忌憚雷家的勢力,不敢輕易去冒犯。
如此一來,九龍巴士竟然從未遭遇過被收購的情況。
這使得雷覺琨逐漸放下了戒心。
這些年不斷減持巴士公司股份,套現資金用於投資其它很賺錢的產業。
其中大部分投入九龍建業公司,用於擴張。
另一部分則投入影視產業,使得雷覺琨一躍成為同鄒文淮、邵一夫平起平坐的娛樂大亨。
經過不斷減持,雷家雖然目前仍是九龍巴士的最大股東,但他們手中的股份已經大幅縮水,僅剩下區區20。
雷家目前發展的最好反而是作為副業的娛樂產業。
九龍建業和九龍巴士這兩家公司反而不如經營娛樂產業賺的錢多。
不過,娛樂產業在港城這個地域狹小之地發展上限空間太小。
就算發展再好,利潤空間和地產行業仍然沒得比。
九龍巴士公司經過幾十年發展,路線變更不知道多少次。
其沿途巴士站、停車場、維修廠囤積了大量地皮。
隻是巴士公司的運營受到限製,這些地皮才沒有開發出來。
陳飛暗自猜測:雷覺琨大力發展九龍建業,是不是就是在為開發地皮在做準備。
即使九龍建業處於停工狀態,他賠錢也要養著。
反正陳飛對這家兩家公司還是相當眼熱的。
喜歡港城之開局怒賺十億請大家收藏:港城之開局怒賺十億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