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德豐股票經曆了整整一周瘋狂的暴漲期,其股價在短短這一周內,就實現了接近三倍的漲幅。
公司市值更是一舉突破到了13205億港元的驚人數字。
儘管如此,會德豐的股價卻依舊沒有出現回調的跡象,反而在每天收盤時都有略微上揚的趨勢,仿佛進入了一種穩健的慢牛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會德豐目前高達130多億港元的市值,已經讓它在港城數百家上市公司中成功擠進前三甲的位置。
而這一成績也使得它僅僅次於彙豐與怡和兩大巨頭企業,成為港股中名副其實的妖王股。
看到這份關於會德豐的市值報告,陳飛內心很清楚,這個市值不過是虛胖而已。
沒有明確盈利來源的會德豐,此時根本不值這個價。
雖然會德豐的股價一路上漲,但這種漲勢可能更多地受到市場炒作和資金推動的影響,而非基於公司實際業績和價值的提升。
然而,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他們往往隻看到股價的表麵現象,而忽略了背後的真實情況。
會德豐股價的漲幅不可能長久下去。
必須趕在股價下跌前,完成資源整合。
值得慶幸的是,陳飛對於這件事早就有所準備,因此在過去的一周時間裡,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處理會德豐事務當中。
為了提高效率、節省時間,陳飛與多家會計師事務所展開合作,並派遣大量的會計師進駐會德豐及其旗下所有相關公司,以便對其全部資產進行全麵統計。
經過整整一周的緊張工作,終於取得了初步成果。
然而,要想得到更為詳細和準確的資產統計數據,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逐步推進。
陳飛看著俐汁送過來的這些詳儘的調查報告,隨意挑選了其中一份開始閱讀。
這份文件內容繁多,涵蓋了會德豐旗下的七家上市公司的信息。
陳飛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才將這些報告仔細閱讀完畢。
當他放下最後一頁時,不禁皺起了眉頭。
心中對會德豐前任董事長馬登的所作所為感到十分無奈。
如今,整個世界都已清楚地意識到航運業正處於長期的大蕭條時期,船運業務異常冷清,幾乎無人問津。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連赫赫有名的“船王”包玉岡也感到了壓力巨大。
為了確保自身利益,他不得不大規模低價拋售船隻,放棄海上事業,轉而投身陸地產業。
然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馬登卻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
他無視董事會的強烈反對意見,憑借其在會德豐集團內部的威望和影響力,毅然決然地大規模進軍船運行業。
包玉岡所出售的大部分船隻,都落入了馬登之手。
不僅如此,馬登並不滿足於僅僅收購二手船隻,而是積極在日本、西班牙和丹麥等國家下單定製新船。
截至1982年初,他麾下的會德豐船務公司船隊已經迅速擴張至35艘,總載重噸位達到驚人的150萬噸!
然而,船隊的擴大並沒有給他帶來更多的業務,現實無情地打擊了馬登的雄心壯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