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也是,現在臨淵羨魚也是越來越好了呀,唱的歌也越來越好聽,身為粉絲我真的很驕傲。”
“就是這樣子的,我身邊的好多朋友也在聽他們的歌,我們還經常一起討論呢。”
“收視率都突破4了,實在是太瘋狂了,已經把業內最好的成績上抬了無數個百分點。”
“其他電視台的綜藝節目都要哭了,說好了一起擺爛的,沒想到你小子居然去突破記錄了,而且還超過了這麼多。”
“這簡直就是業內奇跡呀!我真的佩服於室導演,保證了節目的公平公正,而且最主要的應該是找到了適合的嘉賓,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才創造了這樣的奇跡。”
“你們怎麼都說了這麼多?原諒我讀書少,我隻會說一句:我艸,真厲害!”
沒錯,《誰是歌手》第二期節目的收視率為403,再一次登頂同頻段綜藝收視率榜首。
或者說,全國綜藝收視率榜首的位置非他莫屬。
彆的那些綜藝,基本上都是一打頭的,就算是二開頭的綜藝,那也算是鳳毛麟角了。
《誰是歌手》第一期就突破了3,震驚了業界很多人,但很多導演其實都是不以為意的。
認為這種成功具有偶然性。
不過是請一些有人氣的明星過來,這樣子的人氣也是虛的,看完了這一期,大家都會離開,粉絲的留存量肯定會很低。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誰是歌手》第二期的節目,熱度不降反升,而且這一期的收視率居然突破了4。
他們紛紛都坐不住了。
開始研究起這一個綜藝來。
出門在外就是靠同行。
既然比不過的話,那就隻能是偷學一手。
用高雅一點的詞來說,那就是借鑒借鑒。
總能夠找到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哪怕是複刻一個類似的節目,收視率也是有保障的。
就是不知道會承受怎樣的罵名,會引來觀眾的反感,但隻要控製在一個合適的度,引起嘉賓粉絲跟這些人的對立,熱度那不就炒作起來了嗎?
因此,越來越多的綜藝類節目導演,都在深度的剖析這一個節目,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好讓自己的下一段綜藝,一鳴驚人。
就算做不到突破4收視率的好成績,那突破個3,就必定能成為業界翹楚了。
“快來看,快來看!這就是《誰是歌手》節目策劃的初稿,不過看起來有些簡單,誰都能夠搞起來,但能不能像這麼成功就不一定了。”
“這些策劃方案在哪裡搞來的?”
“放心好了,對方也沒有加密,估計是不怕被我們看到吧。”
“這也是很正常的,你看看裡麵的內容,感覺沒有半點營養,嗬,我就知道芒果那邊沒那麼好心,咱們還是自己研究研究吧。”
這不,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模仿《誰是歌手》的同類型節目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隻不過觀眾對他們都是褒貶不一的。
收視率也沒有突破過3。
不過相較於之前的綜藝節目,收視率還是要高出一大截的。
很多人將這一個綜藝時代稱為後《誰是歌手》時代,也可以說明,臨淵羨魚參加的這一檔節目有多麼的火……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喜歡震驚!高冷學姐怎麼那麼可愛!請大家收藏:震驚!高冷學姐怎麼那麼可愛!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