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土雞的吃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爺爺最喜歡的就是白切雞。
再配上一些小酒蘸料,吃起來特彆香甜。
可奶奶就不一樣了,她覺得這樣子會浪費掉雞身上的營養,不如做一些有湯的,這樣還能喝個雞湯,會更加滋補一點。
所以奶奶比較喜歡拿來燉蘑菇或者是做當地最有特色的紅棗燙酒雞。
按照老一輩的說法,紅棗燙酒雞,特彆補血,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喝上一碗全身都是熱乎乎的,特彆舒服。
今天要做的,就是這一道菜。
其實也挺簡單的。
林羨跟慕思妤也被分到了任務。
他們是要將紅棗洗乾淨,再把裡麵的棗核給去掉。
這樣煮出來的燙酒雞,味道會更加純正,棗子的香味會更加濃鬱一點。
對於給棗子去核,林羨早就已經很熟練了。
拿來一根吸管,是那種硬度比較高的,往棗子底部一捅,核就能拿出來了。
當然用比較細的筷子,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慕思妤也是有樣學樣操作了起來。
“看看是不是這樣子弄的?”
“對啊,你稍微力氣再用大一點,捅穿了也沒有問題,有時候裡麵的核實在拿不出來,就直接用刀把棗子割開也是可以的。”
在林羨的提示之下,慕思妤也是漸漸的掌握了方法。
這才沒有過多久呢,兩個人就將30顆左右的棗子給弄好了。
將棗子端去了廚房,本來林羨任務完成了,是想要去接格洛米下來的,但是卻被慕思妤給攔住了。
因為她還想要看看這紅棗燙酒雞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隻見奶奶在鍋中加入足夠的清水,放入幾片薑片,大火燒開之後,將雞塊全部放入鍋中,確保受熱均勻。
這整個過程就叫做燙雞。
本來按照正宗的做法,是要將一整隻雞拿去燙的,不斷在雞身上澆熱水,這樣也能保證受熱均勻。
但是這樣弄好的雞,後麵又拿出來重新切,實在是太麻煩了,倒不如首先把它切好,再拿去燙,這樣會更加省事一點。
燙了3~5分鐘左右就可以撈出來了,放在冷水裡麵清洗一下,這樣子既可以除去雞的腥味,還能夠使肌肉更加緊致。
在另一個鍋裡麵加入清水,清水的量要足夠沒過所有的雞塊本身。
隨後放入紅棗,薑片跟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