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當長的時期裡,功夫片在國內被認為是資本主義文化現象,被擯棄於社會主義電影的範圍之外。1982年北影廠的功夫片《神秘的大佛》上映後,曾引發了激烈爭論,導演張華勳被罵得都快自閉了。
最近幾年社會觀念開始轉變,再加上電影行業不景氣,需要商業片支撐市場,評論界對商業片不像過去那麼苛責,甚至出現了電影應該以娛樂為主體的論調。
《目中無人》拍攝手法上有創新,而且拍得足夠精彩,因此,獲得了部分評論家的肯定,他們認為《目中無人》是具有開創性的好作品。
“《目中無人》將紀錄片的手法引入功夫片中,讓觀眾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代入感,讓人身臨其境,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創新,也是前所未有的創舉。”
“功夫片擁有大量的觀眾,但也有很多人對功夫片頗有微詞,主題狹窄、情節雷同,表現形單一,是功夫片共有的毛病。北影廠的《目中無人》是個例外,打戲出彩,主題和情節也不落窠臼,能夠掀起觀影狂潮一點都不奇怪。”
“管滸導演的《目中無人》最近引發轟動,被認為最好看的功夫片。這部電影突破了大陸功夫片和香江功夫片長期以來的審美定式,將一招一式的格鬥變成更為真實搏殺,這無疑是一部開風氣之先的作品。”
“……”
不過在以藝術為尊的評論界,功夫片依然是低級趣味的代名詞。
隨著《目中無人》熱映,很多評論家發文對電影進行抨擊,指責電影血腥暴力,沒有思想和內涵,北平評論界對電影的抨擊最為激烈。
“《目中無人》是為迎合低級趣味而拍的,這種電影充斥銀幕必然導致觀眾審美鈍化,隻看能這種宣泄和刺激的電影,對真正的藝術精品視而不見。《目中無人》能夠大行其道是藝術的悲哀,民族的悲哀!我們已經失去了欣賞藝術的能力!”
“《目中無人》這種以打打殺殺,以鮮血和暴力為賣點的電影,隻能迎合一小部分觀眾的低級趣味,很難獲得大眾的認可。前些日子上映的《焦裕祿》受到了觀眾廣泛讚賞,說明觀眾真正喜歡的是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作品!”
“最近幾年電影廠為了經濟效益,拍了很多娛樂片,導致武打片、豔情片、宮廷片等宣揚色情暴力的低級趣味的影片充斥市場。《目中無人》就是其中的代表,這樣的電影充斥市場必然導致社會風氣下降,暴力事件頻發,國家應該對這種電影進行嚴格限製!”
“……”
方致遠知道《目中無人》會被評論界抨擊,評論界本來就看不上商業片,而自己在北電又炮轟了以藝術為尊的觀念,評論界肯定將自己視為仇寇,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不過方致遠對此並不在意,自己是玩商業片的,隻要電影足夠好看,就算評論界罵上天也無法阻止觀眾進電影院,對票房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如果評論界能左右票房,那邁克爾-貝、王晶等人早就淘汰。
事情也確實如此,評論界的惡評無法阻擋觀眾的熱情。
《目中無人》的熱度非但沒有消退,反而越來越火。
《目中無人》火爆全國,最大受益人無疑是幾位主演。
周理京是國內的頂級明星,他主演的電影《人生》和電視劇《新星》都曾經轟動全國。隻是最近四五年他沒有什麼好作品,人氣有所下滑,《目中無人》的火爆,讓他重回巔峰,成為國內最火的明星。
在演《目中無人》之前,周理京演過兩部動作片,但沒人當他是功夫明星。《目中無人》爆火之後,他立刻被國內各大電影廠看成功夫片的最佳人選,各個功夫片劇組,紛紛向他發出邀請,希望他出演男主角。
陳虹和於飛鴻的情況類似,在出演《目中無人》前都演過電影,也演過女主角,但她們主演的電影質量平平,並沒有引起關注。
她們素麵朝天走在街上,也沒人認識她們,更不會有人找她們簽名。
隨著《目中無人》爆紅,陳虹和於飛鴻不敢輕易上街了,就算上街也得戴上口罩或者墨鏡,不然就會被觀眾認出來,“哎喲,這不是倪燕嘛”、“哇,那是琴娘”,然後觀眾就會紛湧而至,圍著她們要簽名。
趙聞卓是《目中無人》的男二號,這是他第一次演戲,演技比較稚嫩,但他的扮相十分出色,有翩翩少年公子的感覺,再加上身手不錯,給很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趙聞卓接到了好幾部電影的邀請,有讓他演配角的,有讓他演主角的。
最讓人震驚的是他接到了電視劇《三國演義》的麵試邀請,希望他試試趙雲,而他最終憑借英氣十足的扮相,順利拿下了趙雲這個角色。
……
星期六上午,方致遠和於飛鴻一起逛街,為了防止被觀眾認出來,於飛鴻專門戴上了口罩。逛街戴著口罩沒問題,到餐廳吃飯就麻煩了,不可能戴著口罩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