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陳安陳述,鄭副廠長的神色悄然變化,從最初的嚴肅凝重,逐漸過渡到一種輕鬆釋然。
直至最後,當陳安的話語落下,他嘴角微揚,輕輕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說:
“小安,非常不錯。你能看到這些,證明你已經具備一個合格技術乾部,應有的敏銳和深度了。
但是,話說回來,你現在畢竟還太年輕,太過書生意氣和理想主義,鬥爭經驗還是太少。
要知道,姚書記、楊廠長、李副廠長,都是經驗豐富的革命老將。
為什麼他們沒有積極響應,將這些文件精神全麵貫徹下去?”
看著陳安略顯錯楞,不服氣,又有些疑惑的表情,鄭副廠長微笑著教導道:
“這裡麵學問可大了。
當然,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們身處高位,日常瑣事繁多,有時難免會有所疏忽。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這兩年,我們廠的首要任務是擴充產能,這讓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生產上,對其他方麵的關注自然就少了些。
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這幾年的風向時常變換。
各種路線、主張、想法,來回反複,讓人無所適從。
記得有幾次,廠裡剛根據上麵的指示,熱火朝天地乾起來。
轉眼間,新的文件下來,一切又得推倒重來,甚至還要追究相關責任。
然後再過不久,又有通知下來,說沒按原來指示執行,又要追究責任。
這樣一來,大家發現,多做多錯,不做不錯。
於是,大家學會了謹慎,隻抓重點,抓大放小,
甚至產生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保守心態。
至於其他,則能省則省,以免惹禍上身。
至於‘山鋼經驗’。
你可知道,咱們廠之前實行的是什麼管理方法?
是毛熊的‘馬鋼經驗’!
實行‘一長製’,搞物質刺激,依靠少數專家和一套繁瑣的規章製度,冷冷清清地辦企業,不搞群眾性的技術革命。
這套方法與‘山鋼經驗’大相徑庭!
雖然在毛熊專家撤走後,就被逐漸摒棄了,但是想要在短時間內,扭轉大家觀念,還是有困難的。
還有,工業七十條。
它現在隻是草案,是試行!
你知道為什麼沒有正式推行嗎?
因為它觸及了太多敏感和複雜的議題!
還有,你要知道,這個條例是誰在主導修訂的!
其背後的爭議和博弈都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