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秋看了眼日曆,又把時差去掉,最終得出結論:38個小時後,芝加哥時間中午11:00整時,就是家鄉的除夕夜,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
在新生聯誼會搞一個像樣的活動,這個想法像一個心病,一直落在韓秋和路明非的心頭,生根發芽,越病越深。
路明非和韓秋都認為,在農曆新年舉辦一個宴會和舞會將具備特彆的意義。
但是……沒錢啊,是真沒錢,諾頓館一天的費用都不是小數目。
韓秋的生活費確實不少,但也就是三個人有事沒事整點小酒的地步,還到不了資本家的境界。
真沒想到,在哪兒都會為錢發愁。
愁啊,愁。
韓秋還是決定多付出一點,畢竟路明非是真的榨不出油水來。
他倒是還有點辦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奏效。
四天前,他給母親寫信。
那個素未謀麵的“母親”。
也隻能寫信,韓秋不知道她的電話號碼,隻有以前母親給自己寫的信,還是在國內的時候。
她每年都給自己寫祝福信,就過生日的時候,等寄到韓秋手上,生日都過完了。
當然,站在韓秋的視角,他隻是去年收到過。
在寫這封前,韓秋特地詢問了韓先生,關於自己在這個世界的“母親”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韓先生的回答是:一個有些可憐又可恨的中年女人,在洛杉磯嫁給了當地的富豪,舍棄了孩子又想著彌補孩子。
這是第一次詢問,在此之前,韓秋絲毫沒在意過那個女人。
說到底還是心態的變化,最初的韓秋是想著橫掃一遍,過一過係統文主角的癮,然後回到原本的生活,要是過得痛快,就待在這裡不回去了。
看似很有規劃性和目的性,實際上隻是在混沌中度日。
他挺感謝那兩個言靈的,也挺感謝韓先生,其實最該感謝的是內心深處的另一個自己。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死小孩。
這是韓秋在韓先生給的《悼亡者之瞳》裡讀到的一句話,他把這話換了個詞語: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意氣少年。
大家都曾熱愛這個世界,熱愛經曆、風景、情感,熱愛自己走的每一步,喜怒哀樂。
隻是漸漸的,大家忘了那個意氣少年的樣子。
開始懼怕失敗,甚至憎恨。
開始厭惡過程,甚至批判。
隻追求那個結果,隻想要一身珠光寶氣,酒色財氣。隻要爽了,怎樣都行。
沒有什麼臥薪嘗膽,也沒有什麼失敗是成功之母。
《火之晨曦》也好,《悼亡者之瞳》也罷,都是少年走向遠方。
那天晚上韓秋對人生的思考,對這一趟遭遇的領悟,可以概括為一句話:試一試未曾嘗試過的人生。
這種人生不是那種爽,而是最原本的自己,那個意氣少年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