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天皇氏與文武百官商議婚禮之事,各部首領紛紛道賀。次日,天皇氏正式與素女舉行婚禮,素女正在梳妝,她回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如今終於等到了這一天,她仿佛忘記了所有的警告,內心沒有一點恐懼和不安,而是充滿了幸福的快樂,就在她幻想著未來的美好生活時,卻突然失去了知覺。天子大喜之日,正當臣民一片歡慶之際,忽有侍女匆匆來報,告曰:“不好了,仙子突然暈倒了”。天皇氏大驚,急忙與眾人趕去,隻見素女已經微笑而亡,天皇氏悲傷不已。
文武百官無不為之惋惜,眾首領紛紛勸天子節哀。裡犧安慰曰:“素女屢遭劫難,每次都能起死回生,這次想必也會如此”。天皇氏曰:“但願如此”。連續等了七日,素女仍然沒有醒過來。裡犧曰:“素女是修仙之身,又有陽氣護體,怎會無故死去?”天皇氏仰天長歎,聲淚俱下道:“莫非真是天命的詛咒”。裡犧勸道:“何不招喚死神,問個究竟便知”。天皇氏從之,在背地裡拿出神劍,對著神符召喚死神。死神拜見天子,天皇氏問道:“可是你們勾走了素女仙子的魂魄?”死神直言不諱道:“正是”。天皇氏大怒,問道:“你們為何要在我們大婚之日,將她的魂魄勾走?”死神曰:“上有命令,下不得不為,請天子見諒”。天皇氏曰:“帶我們去見幽冥帝君”。死神無奈,隻得引二聖前往冥界。
且說冥王赫狄釋得知二聖到來,親自率眾出迎,二聖在豐都拜見冥王。冥王問道:“聖上乃人間的天子,何故來我冥界?”天皇氏告曰:“正為素女之事而來,我正要與她成親,帝君何故派死神勾走了她的魂魄?”冥王曰:“凡人都免不了生老病死,此乃定律使然,每個人都在所難免,素女仙子也不例外”。天皇氏曰:“可她是修行之身,並非凡人,曾經屢經磨難不死,絕不會如此短命”。冥王曰:“她既然動了凡心,那就不是仙子了,自然免不了生老病死的規律”。裡犧曰:“你在天子大婚之日讓他的未婚妻子死去,豈不是讓天子給世人留下話柄嗎?”冥王曰:“大限所至,豈待時日?”天皇氏問道:“吾壽多少?”冥王曰:“聖上陽壽尚多,天機不可泄露”。裡犧問道:“素女壽當多少?”冥王告曰:“三十有五”。二聖未肯相信,請求查看生死簿。
冥王推辭道:“實在有所不便”。天皇氏怒道:“縱然你有掌控生死的權力,可是也不能亂來,素女仙子肯定陽壽未到”。裡犧曰:“今天我們既然來了,必須帶她還陽”。冥王變臉曰:“我要是不答應呢?”天皇氏曰:“那就隻有兵戎相見了,大不了把我的命也留下”。裡犧曰:“算我一個”。冥王見二聖態度堅決,解釋道:“既然你們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我也不妨直言相告,這是天帝的命令,我也沒有辦法”。此事在天皇氏的預料之中,之所以沒有告訴大家,是因為難以切齒。裡犧卻大為驚訝,問道:“當今天子受命於天,天帝為何下這樣的命令?”冥王告曰:“因為天子的姻緣乃天命所定,他未來的妻子不是素女,可是素女卻要強求,所以當遭天譴”。裡犧問道:“這話我不止聽過一次,可是天子未來的妻子到底是誰?”冥王欲言又止,看了一下天皇氏,隻見他滿麵羞容。
且說裡犧連續追問,冥王隻得實話實說,告曰:“你們兩個的姻緣正在彼此之間,母儀天下之人非你莫屬”。裡犧大驚失色,天皇氏趕緊轉過身去,背對著裡犧,雙方都羞的麵紅耳赤,幾乎無地自容,都不敢正視對方。裡犧驚道:“這怎麼可能,我們是兄妹啊”。冥王曰:“你們是肩負著神聖的使命降生的,你們的姻緣乃是天作之合,所以你們不可能是親兄妹”。裡犧問道:“我們兩個誰不是親生的?”天皇氏曰:“這還用問嗎,肯定我不是親生的,好多年前我就懷疑過我的身世,因為你長的那麼像母親”。裡犧曰:“可是聽說你長的也很像父親”。冥王笑道:“至於這件事,隻有你們的母親知道了”。天皇氏歎道:“可是她老人家已經去世七年了,也許我們的身世將會永遠成為無人知曉的秘密”。冥王曰:“聖母雖然去世七年了,可她的魂魄並沒有轉世,如果你們想知道自己的身世,可以當麵問她”。
二聖聞聽此言,不禁喜出望外。因為華胥雖然去世多年,可是二聖作為孝道的子女,卻始終忘不了這位偉大的母親,在內心無比的懷念,此番難得到此,正好可以看望母親,了卻長久的思念之苦,又可以揭開身世之謎。冥王令陰兵帶來華胥,二聖見了母親,趕緊下跪。所謂天下莫過父母心,華胥見到了子女的到來,驚訝之餘,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悲痛,因為她以為子女已經死了,於是驚問:“這裡是冥界,你們怎麼會來這裡?難道…”冥王安慰道:“聖母放心,你見到的是他們的真身,並不是亡魂”。華胥這才放心。天皇氏曰:“因想念母親,特來此探望”。華胥大喜道:“兒啊,你終於回心轉意了,這才是我的好兒子”。二聖齊聲泣曰:“請母親原諒子女的不孝,以致讓您含恨而終”。華胥安慰道:“如今看到你們兄妹和好,娘也可以含笑九泉了”。天皇氏自責道:“孩兒不孝,未能親臨娘的葬禮,此事飲恨終身”。裡犧泣曰:“都怪我誤會了哥哥,以致如此”。天皇氏安慰道:“這也不能怪你,你也是中了情蠱,都是妖孽挑撥所致”。華胥聽出其中的誤會,問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二聖把誤會的前因後果詳述一遍。華胥泣曰:“我就知道我的兒子不會如此絕情”。見子女和好如初,華胥深感欣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