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嗚……”
伴著一陣雄渾的牛角號聲,三十萬匈奴鐵騎傾巢而出。
他們跨著各色駿馬,手持弓箭,分東、西、北三路,如潮水般向高地上的楚軍洶湧撲來。
匈奴人毫不遲疑,徑直發動攻擊,那遮天蔽日的陣勢,和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著實讓立於高地觀戰的韓信心生震撼。
三十萬騎兵的規模如此浩大,極目遠眺,猶如洶湧澎湃的巨浪,在狂風的怒吼中鋪天蓋地地壓來。
匈奴大軍發起猛攻,楚軍這邊也已早早嚴陣以待。
放眼望去,隻見一排排拒馬之後,是一輛輛巨大的輜重車。
而輜重車的後方,是整齊列隊的楚軍方陣。
方陣中,最前列的是盾牌手。
這些盾牌手雙手緊握盾牌,神情肅穆。
他們整個身軀前傾的姿態,彰顯出他們的堅毅,也為後方的士卒增添了無儘的安全感。
盾牌手的身後,是林立的長戟、長槍。
那長戟碩大無比,頂端閃爍著寒光的戟刃,恰似一把把索命的鐮刀。
當持戟手整齊劃一地俯身跨步向前,數排長長的戟皆呈六十度角,末端抵住地麵,戟刃直對進攻而來的匈奴騎兵。
在這密密麻麻的長戟的縫隙間,還密布著眾多的長槍手。
長槍手分列於長戟手兩側,既能輔助長戟手殲敵,又能於關鍵時刻保障長戟手左右安全。
在這緊密協作的陣勢後方,數列弓弩手和弓箭手排列整齊。
因弓弩手射程短、射速快,故列於前方,以儘量射殺敵軍騎兵。
相較於弓弩手,弓箭手雖射速慢、費力,但其射程遠、可拋射的優勢,乃弓弩手所不及。
隨著隊列後移,弓弩手、弓箭手皆已置身緩坡之上。
此居高臨下之勢,可充分發揮其遠程打擊之優勢。
再觀進攻之匈奴騎兵,須臾之間,最前方之匈奴騎兵率先越過標記距離之羽箭。
此羽箭末端通紅色之羽毛,於馬匹接連踩踏之下折斷,然身為主帥之韓信雖看得真切,卻未下達放箭之命令。
他手擎一支旗子,滿臉自信,此刻,口中似在默念。
“九十步。”
“八十步。”
“六十步。”
當匈奴騎兵距五十步時,他忽地高舉手中之旗幟,狠狠落下。
“殺!”
韓信之怒喝聲響徹雲霄,霎時,所有弓弩手、弓箭手一同射出久候之箭矢。
“嗖嗖嗖……”
尖銳之破空聲不絕於耳,弓弩手之短箭與弓箭手之長箭,如脫韁野馬,爭先恐後向前疾馳。
那冷峻的氣勢,須臾間便將匈奴騎兵如雷的馬蹄聲壓製。
上萬支羽箭疾馳而來,恰似一場密集的驟雨。
有的徑直射來,攜著破釜沉舟的決意;有的飛向半空又呈拋物線狀墜落,恰似死神的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