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陛下?應天府陛下此乃善舉呢?”伴君如伴虎,陸威一時忐忑起來,試探著開口問道。
朱元璋雙眼微眯。
搖了搖頭:“善!的確善!但……格局小了些!一頭紮到這裡麵去了,他是帝王,是一國君父,考慮任何事情都該站在最高的位置來才是!”
陸威對朱元璋說的這些話一點都沒聽明白,不過他見朱元璋這副凝沉思索的模樣,也不敢再說多其他的什麼了,隻敢識趣地閉上了嘴,默默給朱元璋的茶碗裡添了新茶,等朱元璋發話。
朱元璋沒有理會陸威,而是沉吟思索了片刻。
才亂有些出神地呢喃道:“這時候繼續安排人力、物力、財力去抽查礦場的賬,就沒什麼必要了……有這份時間精力,不如把洪武二十五年各地賦稅的情況,抽出些來細致查驗一番。”
“大明皇朝,處處都是要用錢的地方。”
“無煙煤於百姓的作用固然不小,挖礦的支出同樣也不小,可相比於全國各地的課稅來說,孰輕孰重便顯而易見了。”
這才是朱元璋心裡不滿意的點。
從朱允熥下旨處理大同礦場案開始,宋忠就一刻都不停歇地趕到了大同府來辦案,這事兒算是出在了他手底下,他自然不敢絲毫怠慢,這速度可謂是比八百裡加急都要快的。
或者說,蔣瓛的情報雖來得比宋忠慢,但其實幾乎是和宋忠出發時候差不多時間從應天府送出來的,最多也隻會晚上個一天半天的時間罷了。
所以蔣瓛的情報裡。
還不會涉及到朱允熥抽出來查賬的那幾處結果,朱元璋自然而然認為這隻是朱允熥的隨意抽查。
對於朱元璋來說。
既然是抽查賬目。
當然是查課稅更重要許多。
雖然他一早就知道朱允熥已經掌握了批量製作那種完全透明的琉璃的方法,可是在知道的同時,那小狼崽子也明明白白說清楚了:這玩意兒隻能用一時。
這真正的來錢,還得是大明各地的賦稅:“這孩子……終究還是孩子,孰輕孰重,還有得學呐。”
陸威雖一開始沒想到這些。
但朱元璋這麼一說,他心中也恍然悟了過來,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再次對這位洪武大帝生出幾分敬佩之意:「陛下終究是陛下,想的永遠是大明、是天下、是整體格局,他說的這些的確在理啊!」
當然,他心裡雖明白這個道理。
麵上卻依舊極力保持平靜淡定的樣子,抿緊了自己的嘴,一個多的字都沒有說。
他是個聰明人。
朱元璋現在嘴裡碎碎念的這些東西,他但凡敢附和、稱讚一句,那必然就是一個馬屁拍到馬腿上去!
因為他稱讚這話。
不就相當於在附和著朱元璋批評應天府那位嘛!
麵前這位從來不缺人給他拍馬屁,附和他、誇讚他幾句他不見得多麼開心。